民族的脊梁 祖国的骄傲

来源: 赤子杂志社   发布时间:2014-04-08

浏览次数: 1627
关于河北“景县抗日义勇军”历史地位和意义的

 讲述| 刘志刚  整理| 何佳

 

    已经沉寂了半个多世纪的【景县抗日义勇军】被提出来,讨论她的历史地位和意义,无疑是一件大事。评价【景县抗日义勇军】历史地位和意义问题,就是要本着尊重历史、不忘本、不失实的原则,客观地分析和评价【景县抗日义勇军】。虽然为时已晚,但仍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它关系到历史的正义与真实;关系到这些战士和家庭的荣誉与尊严;也关系到当年积极支持过【景县抗日义勇军】的各阶层爱国人士功过是非,历史评价。特别是面对安倍等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大肆为二战历史翻案;为战争狂人翻案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提醒人们不忘历史,铭记先烈。

 

    【景县抗日义勇军】是被一些“史”、“志”忽略的英雄,义勇军将士是被忽略的民族英雄。同时,也忽略了千百个家庭和景县社会各界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民族大义铸就钢铁队伍

 

    【景县抗日义勇军】(注:以下简称景县团),现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47 军421 团(曾经获得第四野战军“铁军”的威名),无疑是近百年来,还可以说是有史以来,从景县走出的最伟大的一支军队。这样一支铁的部队应该被历史和人民铭记。

 

    1937 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华北很快沦陷。日寇对占领区实“实行三光政策”,企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河北人民不甘当亡国奴,自发地成立了许多抗日群体,其中就有一支【景县抗日义勇军】。后来,在景县地下党的引领下,把以葛荣华( 曾用名葛桂斋、葛永华)、刘甦(原名刘金科)为首的【景县抗日义勇军】整编成“华北人民抗日联军”二十八支队一团,之后,又成建制的编入八路军东进纵队,在冀南抗日根据地和冀鲁豫边区坚持抗战八年,解放战争开始,接到党中央命令,抢占东北,被编入第四野战军第10 纵队。

 

    刘甦是【景县抗日义勇军】的核心人物,他是景县城南后于家村的穷苦农民。父母见他天资聪慧,穷全家之力供他上了三年私塾,开启了他智慧的天窗。为了挣脱贫穷、荣光耀祖,刘甦17 岁“ 卖兵” 参加东北军。从士兵、班长、排长晋升到炮兵连长,因受到爱国将领王一哲的赏识,进了“东北讲武堂”。1931 年“九· 一八事变”后,东北军撤到关内。刘甦和誓死不离家乡的东北军战友,在辽西组织“抗日义勇军”打游击,后因寡不敌众,兵败回到景县。1933 年结识刘建章(注:景县地下党县委书记)并成为的挚友,刘甦以民团教官的身份掩护他的革命工作。刘建章有意识地接近他,培养他入党。1935 年刘建章曾经和刘金科研究利用保安团发动武装暴动。




 


 

    华北沦陷后,刘甦早有组织抗日武装的想法。他准备把景县籍的保安团士兵集合起来,再联合以葛永华为首的一股较大的抗日力量,组织一支抗日武装,并且已经做通了葛永华的工作。

 

    国难思良将。景县各界爱国人士也联合起来共谋抗日大计,他们共同认定刘甦,愿意出钱出力,请他出山,保一方平安。派李振清和王干成把刘甦接回景县城里。但是,没想到被伪景县警察局长陈玉虎先下手把他抓了起来,被抓的三人中还有景县绅士王干成和葛荣华的联络员。并贴出告示:以通匪罪,游街三天,在景州塔下斩首示众。

 

    第三天,葛荣华率兵包围并攻克了景县城,抓住了日伪县政府警察局长陈玉虎和汉奸官员(伪县长跑掉)。在景州塔下的马王庙前,葛荣华请刘甦宣判。此时的刘金科清楚地认识到,他已经没有退路了!退一步,对不起列祖列宗;前进一步,就是破釜沉舟地造反!刘甦是个大孝子,无论自己吃多大苦,绝不能影响父母和家庭的安全。但是,现在做不到了,“国难当头,忠孝不能两全”!犹豫片刻后,刘甦下定决心,大声宣布:将日伪警察局长陈玉虎用铡刀铡!其他汉奸枪毙!

 

    从此,刘甦、葛荣华共同举起了【景县抗日义勇军】的大旗,这是一个彪炳千秋的壮举!【景县抗日义勇军】铲除了日伪政权,不但震慑了汉奸卖国贼,也点燃了景县抗日的烽火。因为受到民众的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上万人。葛荣华诚心拜刘甦为军师,请他全权治军。刘甦果断纠正了葛荣华部队原来用“杀富济贫”维持部队生存做法。在千倾洼对义勇军进行了严格整顿。严明军纪,整编成班、排、连、营、团。为解决给养问题和部队驻扎,建立了抗日政权。很快把爱国抗日的民众整训成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明确了【景县抗日义勇军】生存和斗争目标:坚持守土、保家,严打死心塌地的汉奸,与日本鬼子打游击战。显示出刘甦沉稳处事和高超的治军才干。在十分危险、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持到八路军的到来,刘甦功不可没。

 

    刘建章对当年【景县抗日义勇军】有一个评价,他说:葛荣华没有政治背景,他虽然几次变更队伍的番号,但抗日的旗帜始终不丢,这是他在整编【景县抗日义勇军】之前,和当时的津南特委书记赵鎛、景县县委书记王青的共同认识。而在“景县文化研究文集” 中也收录了这篇文献,显示出景县后辈对这段历史的重视和做文史工作的深厚功底。

 

    多少年来,【景县抗日义勇军】在景县人民的记忆中始终没有消逝。在他们心中【景县抗日义勇军】就是一支抗日的队伍。在中华民族最危险、最困难的时候,千家万户送子参加【景县抗日义勇军】,亲眼看着他们流血牺牲,用生命打出家乡抗日根据地的一片天地。他们是在政府,政党、军队被赶出华北的情况下抗日的。当年,面对的是强大残忍的日寇,说“抗日”都是要被砍头的。【景县抗日义勇军】敢于亮明旗帜抗日,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景县人民心中的英雄。

 

南征北战续写英雄传奇

 

    中共景县地下党整编【景县抗日义勇军】的过程在刘建章的回忆录和“景县县志”中有详细记载。由于刘甦去世较早,未留下足够的文字资料,身为最早的义勇军战士的刘甦夫人晚年则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坚持整理这段史料。并且请刘建章审阅,得到刘建章的肯定。

 

    据刘建章回忆:1938 年初,津南特委书记赵鎛和景县县委书记王青到河北省委报告,要求派刘建章回景县整编一支上万之众的抗日武装。因为,为首的景县民团教官刘金科是他的挚友。河北省委当即同意。1938 年3 月,按省委决定, 津南特委书记赵鎛亲自到北平接刘建章回冀南。

 

    据刘建章回忆,他是“单枪匹马”回的景县:“从北平出发时化了装,胸前佩带日伪编译局的徽章(有东方印书馆牌记),赵鎛身穿棉布长袍,手提皮箱,拌成我的仆人摸样。到天津住法租界的‘佛照搂’旅馆,赵鎛把我的组织关系转到中共河北省委,省委接待我的是姚依林(后来任国务院副总理),他向我交待了回冀南的工作。经省委研究,任命我为‘华北人民抗日自卫委员会冀南特派员’ 和‘ 华北人民抗日联军第九军区政治部主任’,委任状是由省委工作人员张致祥(解放后任对外文委主任)经办的。为了携带方便,特意将委任状写在一块丝绢上,是省委工作人员张致祥经办的。把委任状缝在刘淑清(注:刘建章夫人)的衣服里带回冀南”。

 

    1938 年3 月17 日,刘建章回到家乡。当时,葛贵斋的司令部就在大冯古庄。在刘甦的协助下谈判进行的很顺利。【景县抗日义勇军】被正式改编为“华北人民抗日联军第二十八支队”,葛荣华任司令员。

 

    1938 年8月,冀南军区五分区成立,葛荣华任五分区司令员兼五支队司令员,刘建章兼任五分区政委和五支队政治部主任。刘甦任五支队一团团长。抗战八年,战区和部队番号多次变化,他始终没有离开过这个团,当了八年景县团团长。

 

    经过整编后的二十一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奋战,百炼成钢,成为人民军队中的一支劲旅。

 

    从1938 年抗日义勇军竖起义旗到1945 年日本投降,刘甦率领子弟兵二十一团转战冀南大地,在景县数进数出,威震敌胆。

 

    1942 年4 月29 日,日寇对华北军民实行“铁壁合围”,当时二十一团驻扎在枣强县崔许村。天刚亮部队还没开饭日寇就上来了,刘甦率部队掩护冀南军区及行署机关和财经学校突围。部队且战且退,保护机关顺利突出了重围,部队也受到重大损失,加上连续几年艰苦的平原游击战争,部队减员严重,其中四连由原来的100 多人减到不足30 人。为此,刘甦奉命回乡扩军。

 

    回到景县后,刘甦与县长郝正平及县大队长孔宏亮等汇合后不久,就帮着桑园河西的老百姓把日伪军抢劫的棉花夺了回来。此举对许多年轻人触动很大,大家都认为只有跟着共产党,老百姓才有出头的日子。

 

    第二天,许多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刘甦在抢棉护民的同时,顺利完成了扩军任务。

 

    1945 年8 月,侵华日军大势已去,我八路军各地方武装纷纷开展清除残留日伪军、收缴敌人武器装备的抗日战争最后一战。解放景县的战斗也在这时打响了。

 

    由于敌人占领了县城的制高点舍利塔,所以打了三天三夜还没拿下。

 

    8 月17 日,时任冀南五军分区司令的刘甦奉命回到景县。他来到县城南关,从路西老乡院里打通了一条通往南城门的路,让人接通了南城门上的电话,让电话员告诉守城的敌人,说刘司令来了,你们要放下武器投降能保证生命财产安全,继续顽抗就坚决消灭!已成惊弓之鸟的守城敌人早就听百姓说刘金科要回来,并带回两个团:一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此时真的来了,便弃城逃跑。刘甦通知军分区陈登坤政委派部队到城东刘庄一带截击。一举消灭了敌人,铲除了伪政权,解放了全景县。

 

    这是刘甦在抗日战争中,也是在冀南战场的最后一战。

 

    抗日战争中,刘甦率领二十一团的子弟兵在景县、武邑、阜城、献县等11 县进行了7 年多艰苦卓绝的斗争,先后同日寇、伪军、顽军、叛军进行大小战斗408 次,歼敌3885 人, 参加开辟了冀南11 个县区、冀鲁豫之长垣三区和苏北的丰、沛、萧、砀等县敌后根据地,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这次战斗结束后,刘甦便和他的子弟兵离开了家乡,走上了南北转战的道路。

 

    1945 年9 月25 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坚决争取东北的指示,第二十一团奉命由冀鲁豫军区参谋长曹里怀率领,从冀鲁豫中心区的范县出发,向山海关东进,临时番号为“925 先遣支队”。

 

    部队到达南宫地区时,该团7 连奉命担任了护送赴东北任职的林彪及部分干部家属的任务。

 

    10 月中旬到达山海关,部队乘火车至皇姑屯下车,东北局领导彭真、伍修权等给全团排以上干部做了重要动员报告,使部队明确了挺进东北的战略意义和任务。部队改编为保安第二十五旅二十一团。部队从此汇入第四野战军,先后参加了“攻打长春”、“三下江南,四保临江”、“黑山阻击战”、“浴血大虎山”、“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南下、及“宜沙战役”、“川东战役”、“湘西剿匪”等。

 

    1951 年3 月,又在四十七军编成内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先后参加了“抢占南阳里、永柔野虞机场”、“天德山守卫战”、“正洞西山反击战”及“秃老山攻坚战”等。

 

虽受争议不灭民族正气

 

    解放后一些地方的"史"、"志"中,把【景县抗日义勇军】说成是"打着抗日旗号”的游杂部队,其实这是严重的历史误判。否定了【景县抗日义勇军】是一支抗日爱国的队伍,就是否定【景县抗日义勇军】自发抗日的民族精神。这个问题在一些地方的史志中存在了几十年,始终是个 “有人反对、无人解决”历史问题。

 

    刘甦之子刘志刚分析,产生以上问题根源,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解放后,一些人习惯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往往出现乱扣帽子的毛病。譬如文化大革命中的那些断章取义、无中生有的阶级斗争造成的冤假错案。而客观原因是部队突然调离,历史断了档,人们不知【景县抗日义勇军】的去向,而且渺无音信。据我所知,即使现在知道具体历史真相的人也不多。据军史记载:“抗战刚刚胜利,东进纵队21 团接到命令, 以急行军的速度,几天之内,秘密转战到东北。” 景县抗日义勇军(东进纵队21 团)真的像“人间蒸发“一样在华北平原消失了。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子弟兵离开家乡的情景基本上无人知道。

 

    但是质疑【景县抗日义勇军】中没有党的领导,这是完全脱离历史实际的。刘志刚说,国共两党在谁抗日谁不抗日的问题上争论了几十年,现在终于统一了认识:共产党、国民党都是抗日的政党。因此,在一支自发抗日的【景县抗日义勇军】中查找有没有党的领导已经没有意义了。当时是全民抗日的政治背景,“1937 年12 月10 日,李菁玉(时任东进纵队政委)代表中共冀豫晋省委致信直南临时特委,传达贯彻党中央关于抗日战争的一系列战略方针,强调要求各级党组织立即转变过去打豪绅、分粮吃大户的访法,要团结一切爱国人士,结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极开展游击战争,迎接八路军正规部队的到来”。刘志刚说,【景县抗日义勇军】是在八路军东进纵队到来之前成立的,景县党组织当时还处在地下。人民自发起来抗日,体现的是中华民族与来犯之敌血战到底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一位在冀南革命根据地做过领导工作的老将军(55 年授上将军衔)在回忆录的前言中写道:这是我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回忆。今天的人们容易产生一种来之容易的感觉,事实上这两场战争都是在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极为悬殊,我们十分危急和困难的情况下开始的,因而斗争特别激烈、艰难、残酷。…夺取了全国胜利,我们才取得了祖国建设的资格。

 

    【景县抗日义勇军】的将士是我们身边的民族英雄。经过八年抗日战争的历练,在后来的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表现的更加威猛、更加顽强。他们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铁军!经过近八十年的艰苦卓绝的征战,打下了江山。而当年赴东北参加解放战争的【景县抗日义勇军】官兵竟无一人生还!想想过去,想想今天,如果忘记这个英雄的群体,不了解历史,还有什么资格质疑【景县抗日义勇军】。

 

    多年过去了,当年的革命前辈大多已不在人世,而他们的子女为了更好地发扬这段经历也做了不少的努力,前景县抗日义勇军领袖刘甦之子刘志刚近年来走访了多名父亲的老战友,查找了很多资料,却也只找到两段相关的文字记载,其中就说到:一九四五年九月二十五日,该团奉命从冀、鲁、豫中心区的范县、濮县、观城地区出发挺进东北,十月到达奉天(沈阳),改编为保安第二十五旅二十一团。这就是【景县抗日义勇军】的将士们给我们留下的最后影。他们没有享受一天胜利成果,没有和家人告别,带着依依不舍,故土难离深情,肩负着人民军队的使命,匆匆地离开了家乡。据军史记载,在东北战场集结后,全团景县籍战士共两千名!他们都是八年抗战的幸存者,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英雄好汉!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因战功卓著,被誉为“四野”的“铁军”!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两千多名壮士拼尽所有,竟无一人生还!最令人遗憾的是,家乡人不知道当年的【景县抗日义勇军】哪里去啦,人们不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的“ 铁军"421 团就是当年【景县抗日义勇军】铸就的“铁打的营盘”

 

    十多年前,刘志刚的父母刘甦夫妇先后离世。子女们想了许久, 最后决定在墓碑上刻上几个大字: “这里埋葬着两位景县抗日义勇军的老战士刘甦、薛克“。在子女的心里,父母一生最割舍不下就是故乡景县和【景县抗日义勇军】的将士。为了把父母的忠魂带回家乡,儿女们专程回了一次景县老家(薛克的家在景县北门里),聚集在景州塔下照了张合影。心中默念:但愿父母的忠魂能和【景县抗日义勇军】的将士在天堂相见!

 

饮水思源先贤浩气长存

 景县人民的赤诚之子

 

    刘甦一生坎坷。为了摆脱贫穷,他从一个善良淳朴的农民被逼上了戎马军旅的道路;为不当亡国奴,他组织抗日义勇军;为了追求真理,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他的身上可以看到景州人民本份、追求、孝道、智慧、不畏强暴、坚忍不拔、忍辱负重、决战决胜的优秀品质。他的一生是求索的一生。

 

    刘甦为人持重,一生充满传奇。“卖兵”参军,遇上爱国将领王一哲,进了“东北讲武堂”;在迷茫之际,他结识了景县地下党县委书记刘建章,并结为挚友;他曾被景县日伪政府以通匪定罪游街准备斩首示众又死里逃生;他团结葛荣华,把成千上万的景县爱国农民组织成一支成建制的【景县抗日义勇军】;他为报仇刀铡伪警察局长,铲除日伪汉奸政府;为了生存和发展,建立抗日政府他说服葛荣华接受中共地下党整编;他率领【景县抗日义勇军》参加八路军东进纵队,他当了八年【景县团】团长;1945 年奉党中央命令,他率【景县团】紧急出发抢占东北,参加解放战争……

 

    抗战初期,尤其是刘建章回到景县之前,刘甦在发动景县群众抗日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对各界爱国抗日力量起到了整合作用;对开展武装斗争,创建【景县抗日义勇军】起到了领导作用;为义勇军制定了镇压汉奸,守土保家,与日本鬼子打游击战的正确斗争和生存策略;排除千难万险,坚持到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到来,【景县抗日义勇军】全军将士才大难不死。

 

葛荣华【景县抗日义勇军】

主要创始人之一

 

    葛荣华景县朱河乡葛里庄贫苦农民,在旧军队当过兵,做过小商贩。曾任【景县抗日义勇军】司令、华北人民抗日联军第二十八支队司令员、八路军东进纵队五支队司令员、八路军冀南五分区司令员。

 

    葛荣华在景县是个知名度很高的人。他抗战初期,有过许多壮举,在八路军东进纵队任过很高职务。但是,在革命最艰苦时期离开了革命队伍,有传说他投敌叛变,但没有见到有关他投敌和日伪勾结的证据。

 

    抗日战争爆发后葛荣华在家乡拉起一支抗日的队伍,自称“抗日义勇军大队”司令。景县地下党对葛荣华十分关注,据刘建章回忆:葛荣华没有政治背景,他虽然几次变更队伍的番号,但抗日的旗帜始终不丢。因走投无路和刘金科重新组建的保安团合兵一处,正式成立【景县抗日义勇军】,自任总司令,请刘金科当军师。铲除“ 日伪政府”,建立【景县抗日义勇军】的县政府;相听从刘甦劝告服从地下党的整编……是【景县抗日义勇军】主要创始人之一。

 

    葛荣华有民族大义,他在手握重兵、不是党员的情况下,能接受刘甦的劝告,接受“单枪匹马”的河北地下党省委特派员刘建章的整编,能听党的话跟党走,率领【景县抗日义勇军】参加华北人民抗日联军、参加八路军。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所以,葛荣华的历史作用和人格不应该被低估。

 

 

 

    葛荣华的人生,最终是个悲剧。他曾经率千军万马参加八路军,离开时成了孤家寡人。刘建章在回忆录中说:“我们党对葛荣华不薄。” 当时,冀南五分区党、政、军分工是:书记王任重(注:解放后任国务院副总理)、专员刘建章(解放后任铁道部部长)、葛荣华是司令员。葛荣华的离去,有他自己的原因,他受不了革命队伍的纪律的约束,吃不了苦。另外,在刘建章的回忆录里,关于葛的离去有这样一句话: “我们的工作也有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和深思。

 

    在有关陈再道将军的传说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陈再道司令员得知葛荣华叛逃的消息后,力排众议,不主张带兵剿灭。他单枪匹马追到河边,对方架起机枪对峙,陈再道将军大声喝道:“想走的跟葛荣华走,想回八路军的跟我回!既往不咎!结果,葛荣华只带了7 个亲兵逃走了。也可以说,是陈再道司令员按党的政策放了葛荣华一马。当时是党的民族统一战线时期,葛荣华不是党员,可以来去自由。只要不当汉奸、不卖国投敌,也应该既往不咎。

    刘志刚说,葛荣华是什麽样人,长什么样?没人说得清。我很好奇,曾经问过马金昌叔叔(注: 1938 年整编后,任【景县抗日义勇军】中的地下党营教导员,解放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勤部政委),他说:“葛荣华是个瘦高个儿,人很厉害”。我也曾经问过我妈妈,葛荣华是怎么死的?她说:“葛荣华死在天津。听说做过生意,死的穷困潦倒”。

 

关于各界抗日爱国

民众和开明绅士

 

    【景县抗日义勇军】扎根在景州大地,离不开各界抗日爱国民众和开明绅士的支持。没有了他们,义勇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华北平原的抗战环境, 让八路军战将陈再道、王宏坤恼火! 1938 年,王宏坤副司令员从延安接受任务初到冀南。他经涉县向东,从隆平(今隆尧)过平汉铁路,涉过滏阳河。展现在他眼前的是另一个世界。他感慨道:“平原一望无际,像大海一样,没有山,没有遮拦,心里不禁思考起来,这里自然环境和山地截然不同,今后的作战可非同以往嘍。”陈再道和王宏坤是老乡,都是湖北黄麻人(注:红安县), 陈再道初到冀南,也吃了一惊!他环顾一望无际的平原,大发感慨, 在回忆录中风趣地写道:唉!这不是要脱光了洗澡吗!

 

    华北人民用血肉之躯创造了“人山”战术,王任重(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副总理)在回忆抗日战争年代华北人民的巨大贡献时,他无限深情的说, 人民就是“山”, 在人民群众的“人山”之中,隐藏着抗日义勇军、八路军的千军万马。王涌晖( 注: 王任重之子) 在会上特别强调,人山”战术也让河北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 为了支援抗战,景县各界人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王干成、李振清、刘世臣为代表各界爱国人士。我们要记住他们,如果下次敌人来犯,景县人民还是爱国者的“人山”。

 

刘建章景县传播无产阶级

革命思想的第一人

 

    刘建章(1910—2008), 河北景县大刘庄人, 1926 年在北京香山慈幼院入党,1932 年在景县王谦寺高小建立中共景县第一个党支部、景县第一任县委书记,曾任“华北人民抗日自卫委员会冀南特派员”、“华北人民抗日联军第九军区政治部主任”,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长。

    刘建章是景县传播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第一人,是景县第一任县委书记。从1933 年起主动接触刘金科, 提高他的阶级觉悟,1938 年吸收他入党。由于党的培养,刘金科在《景县抗日义勇军》中起到核心作用,在整编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刘建章功不可没。刘建章是《景县抗日义勇军》成长为党的武装力量的领路人。

编辑| 何佳


[上一篇: 【嘉禾退伍军人风采】廖建华:永葆军人本色 ]    [下一篇: 将军的西部情怀 李乾元和他的《西进战略》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