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草艺术舞向国际 音乐书法妙走基层 ——访中国音乐书法艺术倡始人、一代墨侠李斌权

来源: 赤子杂志社   发布时间:2014-01-06

浏览次数: 1212
特约记者:苏乙
人物简介:
    李斌权,1965年生,山西人。中国书协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艺术发展中心副主任。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从小专研中国的传统文学,并领略各中精髓。他的草书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字里行间“阴阳变化、变化多姿”。  2004年,提出“音乐书法”的概念。音乐是“流动的音乐”和“有声的音乐”,书法是“凝固的音乐”和“无声的音乐”,李斌权老师探求将中国的书法和音乐艺术紧密融合在一起,旨在弘扬中国书法艺术,丰富音乐创作,为现代音乐和书法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创作灵感源泉。
    李斌权,自幼学习书法,精研狂草,其作品苍劲有力,行云流水,功力直透纸背,颇具唐代书法大家怀素的风骨,但又独具当代中国书法家的特色。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湖”人称之为墨侠,性格豪爽、大气,有仙风道骨之气。如今,不惑之年的他坚定地要走一条常人未曾涉足的领域:把书法与音乐、舞蹈结合起来,在音乐的旋律中挥毫泼墨,被公认为音乐书法的倡始人。
    李斌权长期致力于音乐书法的研究与实践,先后与著名歌手韩磊、齐秦、齐豫、沙宝亮、周晓鸥、张也等合作,演绎出《蝴蝶自在》、《天净沙》、《山河》、《知音三唱》、《我们的记忆》等 音乐书法作品,并与奥地利哈雷尔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珠影交响乐团合作,在北京剧院、深圳大型广场、大型慈善晚会上伴随《芭蕾舞华尔兹》、《墨侠》、贝多芬的《命运》等音乐作品创作书法。
书法艺术应坚持走向大众  中国文化应坚定走出国门 
     2011年1月与5月,为庆祝中奥建交40周年,先后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与皇宫举行中国书法音乐会,李斌权在《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广陵散》、《十面埋伏》、《梁祝•化蝶》、《明月几时有》等中国传统经典曲目的优美旋律中,即兴创作草书作品,笔走龙蛇;与任志宏、李玉刚、霍勇等一批优秀的中国艺术家联袂,为世界奉献了书法与音乐完美融合的饕餮盛宴,完美地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外国友人以耳目一新的形式了解了中国书法文化,让中国书法艺术得到了弘扬,并得到极大的认可和盛赞。
    2012年1月4日,北京剧院,李斌权与奥地利雷哈尔交响乐团联袂《2012新年书法音乐会》,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这是音乐书法家李斌权继去年维也纳金色大厅之后,第二次与欧洲交响乐团合作,也是第一次在北京,与交响乐团联袂表演书法音乐会。晚会首先以斯特劳斯的《蝙蝠序曲》开场。随着音乐的抑扬顿挫,李斌权的草书笔法时而空灵飘逸,时而圆劲有力,饱含浓情,变化多姿。乐声起落转折,笔墨随之轻舞。两者之间的配合天衣无缝,令人赞叹。
    2011年年底,在《2011•三农记忆》年度三农新闻事件推介活动揭晓晚会上,李斌权与歌唱家张也倾情演绎主题歌《我们的记忆》,将书法带到了农业的舞台,“春夏秋冬,寒暑交替,播种耕耘……”,激情肆意的音乐书法为现场留下了珍贵的墨宝,草书“与民共舞”,彰显了和谐社会“艺术走基层”的美妙旋律。
    这足以窥见李斌权在弘扬中国书法方面举足轻重的作用。书法艺术历来被认为是文人雅士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高雅形式,如今,李斌权通过国际共享的音乐语言把“雅”与“俗”连接起来,并力图达到中西合璧,就此将书法大众化、公共化,不但实现了书法艺术语言表达机制的创新,也实现了书法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
    在传统文化逐渐边缘的当下,李斌权走出了一条把高雅书法艺术介入当代社会生活流行文化的新途径。让中国的传统文化以耳目一新的面貌走出国门,让世界各国人民深切领会到中国音乐书法艺术的瑰丽!音乐中有书法的精髓  书法中有音乐的魅力 当音乐遇到书法,当流动的时间与优美的线条碰撞出火花,让人想到美酒加咖 啡的经典组合,就像月光下瑶池中的艳遇,倾国倾城。“草书线条的自由度能够很好的表达情感,而当今音乐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让二者的结合有了展示的舞台。”李斌权解释到,“音乐、舞蹈与书法的结合是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音乐有刺激人的听觉神经的节奏旋律,而书法有刺激人的视觉神经的节奏旋律,当所看的与所听的达到同步,这种视听同感的创作艺术不仅给东方人,同时给西方人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精神境界。”
    李斌权就“音乐书法”这一新形式给出了自己独道的见解。他说:“这一形式不叫书法和音乐的结合,书法本身就具有音乐性,音乐属于书法的一部分,书法是无声的音乐。以往我们太注重书法的文字意义,而忽略了它的音乐性,这种艺术特质古来有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兰亭序》中讲到“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可见音乐对文人创作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或作为背景渲染气氛,或为激发文人的创作灵感。严格来讲,音乐就是音乐,书法就是书法,不存在什么音乐书法,但音乐和书法都具有一定的节奏和旋律,在宣泄情感、表达意境上,二者是一致且同步的,由此,书法与音乐、舞蹈、武术、建筑等方方面面的艺术形式的结合都是可行的,都能更好的展现某一艺术境界。”
    李斌权的书法要求与契合度很高的音乐相配,单单是先有音乐还是先有书法就有很多的讲究:交响乐书法是先有乐后有词,根据音乐的风格、气势寻找适宜的诗词;摇滚书法则是先有诗词后成曲调。在创作过程中,李斌权和他的团队要反复听,反复琢磨,反复修改,力求契合度上的完美。
立体弘扬国学精粹  音乐书法搏击长空
    书法家跨界现代音乐推广书法艺术,这一现象引发了大众的各种思考,也引起各界精英人群的关注。但是李斌权强调这不是首创之举,只是当今时代的一种继承,“我只是在先人的基础上继承、批判、提取,从而把二者结合起来的,在这方面,我不是拓荒者。”他还强调,一味地追求创新可能会弄巧成拙。
    就像李白酒醉作诗一样,李斌权每次挥毫都要有音律相伴,并在不同的音律中挥洒自如,出来的字又如同一首音乐旋律。作为这种“无音不成字”模式的鼻祖,在谈到书法创作的过程时,李斌权说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书法不是用手写的,而是用心写的。当音乐的意境与心境做一种对话和沟通时,人处于物我合一的本真状态。” 
    在问到是谁影响了他时,我们以为会听到王羲之、张旭、怀素等大家的名字,李斌权却语出惊人:“真正影响自己的就是自己!”他还说:“书法的创作过程就是与古人对话的过程,不能说学谁,每个人都有可取之处,在先贤的综合影响下,通过自我对人生的感悟,结合自身特点,探寻属于自己的风格。” 
    李斌权的草书艺术与古典乐、交响乐、摇滚乐、通俗歌曲等各多种音乐形式相配合,在舞台上“舞出”诗、词、歌、赋、佛教经典等众多作品,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可真谓三分狂浪七分胸怀!音乐书法是李斌权倡导和奠基创造的艺术形式,在文化领域里,在推动、促进、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方面,音乐书法起到了标杆作用。对此,李斌权说:“能把中国传统文化以这种演出形式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我感到很自豪,这也是一件乐此不疲的事。”
    尽管李斌权的造诣已经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和赞扬,但他并没有放任自我,每天坚持练习书法至少6个小时,从不懈怠,这无疑是书法界的一朵奇葩。

[上一篇: 王春景艺术作品欣赏 ]    [下一篇: 意在笔先 笔随意动——武钢书法作品赏析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