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的现状分析

来源: 赤子杂志社   发布时间:2013-06-05

浏览次数: 1192

广元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的现状分析 

建设“生态强市”的基础 

多年来,广元围绕建设生态广元、构筑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目标,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1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3.2%,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9.56%,绿化覆盖率达到39.6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0.07平方米。生态县(区)、生态乡镇、生态村、生态小区、生态家园建设稳步推进,青川、苍溪、剑阁、元坝四县区建成省级绿化模范县,建成园林式单位小区138个。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9%。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80�%以上。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35.3平方公里,主要河流和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Ⅲ类以上标准。节能减排深入开展,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以上,农村沼气实现宜建农户全覆盖。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设“生态强市”的优势

从城市生态体系建设情况看,广元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高于其余3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仅低于汉中市。从森林生态体系建设情况看,广元林业用地面积高于巴中市,占幅员面积比例高于陇南市,森林覆盖率高于汉中市、陇南市,位列4市第二,森林质量相对较好。省级以上受保护区面积高于巴中市,占幅员面积比例位居4市第一,野生动植物和湿地等资源保护成效较好,生物多样性较丰富。从资源环境体系建设情况看,主要流域出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高于其余3市,大气环境质量较好。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排列全省第10位,高于绵阳、南充、德阳等其它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较强。根据四川省林科院编制的《广元市发展低碳经济——林业建设潜力评估报告》,广元市湿地、城镇绿地、乡村绿化、通道和水系绿化等生态系统累计固定二氧化碳89635万吨,年吸收固定二氧化碳1244万吨,是2008年全市能源消耗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的537万吨的2.3倍,通过采取有效的造林绿化和环境保护措施,广元生态系统累计固定二氧化碳达到101635万吨以上,年均吸收固碳二氧化碳2400万吨以上。

广元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的指导思想及奋斗目标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取向,全面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意义的坚实基础。 

生态强市战略定位,构筑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广元作为嘉陵江源头进入四川省境内的入口,是流域极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通过大力开展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工程,实施重点生态治理(生态县建设)工程,发展具有市域特色的沿江生态经济产业、无公害农业,构筑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有利于广元市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同时有利于确保广元市乃至整个四川省生态安全。 

奋斗目标。通过开展生态体系建设,推进生态产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形成经济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生态体系完善、资源环境整体优良、生态文明程度较高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全市80%以上的县(区)达到生态县建设标准,初步实现生产、生活、消费、人居的全面生态化,使广元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秀、地更绿,基本建成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

广元建成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的建设路径 

加快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坚持经济布局、人口分布、资源环境三位一体的空间均衡原则,从不同区域人民都享有基本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出发,立足区域合理分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城市的带动作用,培育新的区域增长极,强化区域功能分工和协作互动,加快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良性互动的区域经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率先发展中部河谷走廊区。充分利用地处“成渝经济区”和“关中——天水”两大经济区的地理优势,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南部低山丘陵区。以嘉陵江水道和公铁路沿线为依托,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加快优势农产品开发,构建特色生态农产品基地;整合资源,深度开发,打造精品,建设高品质的剑门蜀道文化生态旅游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适度发展北部中山生态区。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农林特色产业和优势矿产业,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建设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保护区。 

优化主体功能区格局。根据国家、省对主体功能区定位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分类推进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的发展,逐步形成人口、经济和环境资源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按照面上保护、点状开发的原则,鼓励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适宜产业,适度发展重点生态区。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强制性保护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 

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建立完善有利于引导科学发展的区域政策措施和差别化的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政府投资要符合各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的发展。严格实施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制定的鼓励、限制和禁止类产业政策。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实行不同污染物排放总量和环境标准。按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实施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办法。发挥主体功能区规划基础性和约束性作用,加强区域规划、专项规划、重大项目布局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协调。 

推进低碳广元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以能源结构低碳化、产业发展低碳化和生态建设为主线,强化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合理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努力建设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和低碳广元。 

全面加强生态广元建设。坚持人工治理和自然恢复相结合,加强重点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和承载能力。实施唐家河——旺苍北部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大项目,建设秦巴生物多样性功能保护区。坚持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加快建设生态预警监测体系,加强对水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强化开发建设中的生态保护。实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移民。加强国省交通干线,城市生态敏感区等防护林建设,完善城乡生态功能。加大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力度,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和遗源疫病监测。建立健全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和水土流失监测网络。建立健全流域、森林、湿地和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加快推进城乡绿化,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5%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实施总量控制,严格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对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等主要污染物进行总量控制。加强重点行业工业废水治理。实行严格的水源地保护制度,切实保护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加强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确保饮用水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建立区域大气联防联控长效机制,以城市的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和建设火电厂脱硫设施为重点,推进大气复合型污染联防联控和酸雨防治。加强城市机动车尾气治理,加大城市烟尘、粉尘和细颗粒物治理力度,切实加强城市噪声治理,努力改善城市和区域环境质量。大力推进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加强核与辐射环境污染防治和监管。加强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建设,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实行严格的环保准入制度,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和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机制。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推进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加强循环经济的推广、运用,从源头上减少废气物的产生和排放,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促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开展循环经济城市园区试点示范,推进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制度,建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促进废旧金属、废旧电器、废纸、废塑料等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试点,探索建立分类回收、密闭运输、集中处理体系,推进餐厨废弃物等垃圾资源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加速推进资源性产品和要素市场改革。加快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积极推进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的阶梯性价格改革,建立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改革资源税费制度,完善计征方式,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建立健全反映环境使用、环境损害和污染物处置的环境价格体系,加快建立环境损害成本和污染者付费制度。改革垃圾处理费征收方式,完善污水处理收费制度。 

加强生态文化建设,促进共建共享生态文明。坚持以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绿色医院、绿色商场、绿色宾馆为载体,深入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努力挖掘和凸显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优势,将生态示范区建设与生态教育基地建设相结合,建设具有生态教育、生态科普、生态旅游、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示范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教育基地,使其成为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阵地,增强企业、单位和广大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森林文化、竹文化、茶文化、花文化、湿地文化等生态文化产业,拓展森林生态旅游的范围和内容,增强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观念,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节约型社会建设,共建共享生态文明。 

广元建设川陕甘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的保障措施 

法制保障。全面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深入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建设项目和经济政策的生态影响评价,突出生态保护的优先地位,努力做到所有项目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依法严厉打击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根据生态市建设的具体要求,制定相应的生态产业、生态环境建设的规范性文件。制定生态功能区保护政策、绿化美化政策、饮用水保护政策、产业发展政策等。产业发展方面主要是建立节能、节地、节水、降耗的产业政策体系,在产业技术政策上向健康、循环、再利用方向倾斜和引导。对与生态市建设相关的政策进行清理、调整和完善。 

组织保障。建立规范高效的生态市建设工作机制。将生态市建设任务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参与综合平衡。建立领导干部生态市建设目标考核责任体系和政绩考核办法,将生态市的建设任务分解,纳入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政绩考核制度中。 

投入保障。认真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工作,不断充实项目库,形成建设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论证一批的良性工作机制。及时跟踪研究国家的投资政策、产业政策,积极向国家和省申报广元市的生态市建设项目,争取国家和省的资金支持。放开投资领域的限制,广泛招商引资,引导和鼓励市内外各类资金投向生态市各类项目的建设。支持生态项目通过资本市场发行债券融资和上市融资。鼓励生态项目申报利用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市政府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资金,采取直接投入、贴息、担保等方式专项用于支持生态市建设项目。 

技术保障。通过市校合作等方式,借助市外高层次智力资源,组建生态市建设专家咨询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咨询服务活动,为制定重大产业政策、社会发展政策和规划布局重大生态环境项目、生态经济项目等提供咨询服务,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民主化、科学化水平。积极引进各种有利于生态建设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以促进广元生态产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提高,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与此同时,对引进的技术,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并对外输出和进行交流,形成良性循环。切实加强人才资源建设,培养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环境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技术人员。

[上一篇: 华北地区唯一一块保护最好的湿地——南大港湿地 ]    [下一篇: 变废为宝 小沼气做出节能减排大文章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