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梁家河

来源: 赤子杂志   发布时间:2017-01-12

浏览次数: 1211
文/马誉炜
  2015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回梁家河村看望父老乡亲这次参加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举办的“第五届延安论坛”,尽管时间安排得很紧。但我还是来了个“自选动作”,抽出大半天时间去了趟延川县梁家河。
    此前,从新闻媒体上了解到,自1969年到1975年,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梁家河村度过了7年知青岁月。7年,在人的一生尤其是青少年时代,委实不是很短的一段时间。那个年代我还在小学、中学时期,也是处在缺衣少穿、生活相对艰苦时期,还是正值“文革”运动席卷全国、政治动荡时期。可以想见,陕北这个远比我的家乡冀南平原自然条件恶劣得多的地方,当时肯定会更艰苦、更落后。在京城长大的一位16岁少年,远离父母亲人来到这穷山僻壤间,一扎就是7年,该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走过怎样艰苦奋斗的道路?又是什么样的经历使这位大国领袖有了刻骨铭心的“梁家河情怀”?这些问号一直索绕心头,催促我滋生出“深山探宝”的念头,迫不及待地想尽快走近梁家河。
     家在甘泉的老部下安排的车辆,离开延安,载着我在城乡结合部的路上行走着,路上各种车辆很多,我们的车子在寻找一条新修的高速公路入口,不知道今天的中国还有没有不堵车的地方?对比习主席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讲的,知青专列从北京驶向陕北,一天一夜后火车到达铜川站,又换成汽车到延川,“全是土路,一辆接一辆的汽车行驶在陕北的塬上,扬起了漫天的黄尘,人人都是灰头土脸”。放眼望去,一路都是大黄馒头样的土山,现在的路况和环境要好得多了。道路都硬化了,各种车辆也更多了,还有了高速公路,四周的山,经过多年治理,也有了一片片的绿色。 
 
   上高速后,经过大约四十分钟的奔驰,下道来到一个狭长的山坳,驾车的老部下告诉我,梁家河到了。道路两旁时隐时现出一座座新建的房屋,依稀可见少许当年百姓住过现在已遗弃的土窑洞。时近初冬,山脚下的庄稼早已收割完毕,大型拖拉机喘着粗气在深耕土地,大概是在为来年备墒。一个个写有“芍药”“百合”“黄芪”等药材名字的小牌子有序插在黄土地上。这里的空气新鲜,丝毫看不到一丝雾霾,白白的云朵悠闲自得地飘在高高蓝蓝的天上,好似正在迎接远方客人到来的一群群绵羊。
    那是习主席当年带领群众筑起的堤坝,那是他与群众一起打的深井,那是他亲手栽的树木、修过的水渠......随着老部下的指点解说,我们来到梁家河村委会所在地,这可能是这个山村最热闹的地方,有办公用房,有村史馆,有邮局、小卖部,还有摆摊卖当地水果的。小河边站着两位正在做着针线活的老年村妇,我走上前去和她们聊天,问起当年习主席在这里下乡的事儿,其中一位妇女说:“哦(我)熟着呢!可受罪了,受苦了,人家那是能干呢!给咱村里办好事、干实事,好着呢!”我问去年初习主席回来您见着了没有,还认识你吗?她笑了起来:“见着了,见着了,咋不认识呢?只是年数多了,一开始叫不上哦名字了!......”那神情,就像在说一个村子里在外工作多年的亲人。在村史馆里,我看到了在历任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展板上,赫然写着:村党支部书记 习近平。这是中国一个偏远山村永远的骄傲。也是一个世界瞩目的东方大国领袖的根。
    在这里,我还看到了,40多年前,北京知青乘坐汽车、马车、三轮车来到山坳的情景,他们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下地劳动、战天斗地的场面,他们用过的农具、做饭用的炊具,他们看过的书籍,写的笔记等。当年知识青年的到来,给山村带来一股知识的清风,他们敢想敢干,锐意创新,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出力流汗。当年,习近平从报纸上看到四川省某地自办沼气,便不辞辛苦远道取经,办起了陕西省第一个沼气池,率先解决农村做饭烧气、照明用电问题。他还关注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建起村里的磨坊、缝纫铺、铁业社、代销点,修建山村小学,带领群众植树造林、种植蔬菜。村史馆里有一个照片,习近平穿着短袖衫,卷着裤腿,正在柴油机前忙于抽水,那么朴实、憨厚,就像一位熟悉农活的农村小青年。当年的入党志愿书、入党批复件,当年村委会开会研究事项的记录本,当年村民送学的合影照......一桩桩往事,一件件物什,一幅幅图片,把我的思绪带回那个遥远的年代,看到了一代青年成长的清晰足迹和辛勤汗水。
    村子里至今还保留着当年北京知青住过的几处窑洞,大都依山而建,窑洞长长的,里面做饭,外边睡觉,土墙上糊满了逝去年代的报纸,挂着那个年代常见的水壶、草帽,高脚的用墨水瓶做的煤油灯,似乎还在诉说着在没有电的年代山村的艰苦和落后,以及在灯下苦读中外名著的那种毅力和韧劲儿。高凸不平的地面也牵引起久违了的乡村记忆。现在,铁业社还在生产着农具、炊具,在这里我见到了做瓜菜的叉子,锄地的大小锄头,两头用的铁锤;缝纫社做着各种衣服和布鞋、鞋底,我饶有兴致地拿出百元买了两双布鞋,一下子找到了当初从母亲手里接过布鞋穿在脚上暖暖的感觉。在村子里的代销点上,我尝到了村子里自产的苹果、大枣和柿子。
 
    徜徉在狭长的山坳里,我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个距离延安革命圣地百余里的小山村,走出一位新时代党的领袖,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是与伟大的延安精神密切相联的,是党的幸事,国家和民族的幸事。革命圣地的光芒,无数先烈的精神,老区人民的品格,黄土地的质朴,给了新一代共产党人强大的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和智慧的无限广阔的创造力。
   概括地说,我觉得,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有这样几种精神值得我们总结梳理、学习借鉴。一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无论环境多艰苦,自己境遇多残酷,始终爱党、信党、为党,矢志不渝笃信真理,追求真理。坚持在窑洞里、煤油灯下阅读马列主义著作和进步书籍,理论联系实际,先后10次写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自觉用先进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始终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根据村情发展经济,搞活经济,有效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不讲大话空话,坚持埋头苦干,不搞花架子,不做应景文章。三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始终与群众打成一片,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一心为公,不谋私利。抢挑重担,没日没夜地忙于百姓福祉,始终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即使离开了村子,多年来一直记挂着小山村,多次回村看望父老乡亲,力所能及帮助梁家河村解决实际困难。帮助有生活困难和特殊疾病的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四是艰苦奋斗的意志毅力。面对穷山恶水不低头,与天斗,与地斗,带领群众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干事创业。带头吃苦,放得下架子,扑得下身子,攻坚克难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有一股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闯劲儿,有一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气。体现了共产党人为了群众利益个人能够豁得出一切的风范。五是能够团结人的修养。用老百姓话说就是有人缘。与村子里老的少的,班子成员和普通党员,贫穷的和富裕的,与同龄的伙伴,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形成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那样一种鱼水关系。这些高尚精神情操和优良品质作风,几乎都能从延安精神中找到答案和出处。如同延河的水,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离开梁家河时,我特意在村委会旁边的邮政代办所里买了几十张明信片,寄给在京城、省城和全国其他地方的亲友,我想告诉更多的人们,在离革命圣地延安不远的地方,有一个黄土高坡下的小山村,这里曾经是一代领袖人生的驿站,同样闪烁着圣地之光。
编辑 李建花

[上一篇: 咸隆忠:老指导员的风范 ]    [下一篇: 周利平 左手文学 右手医务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