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产品

最新产品

翰墨名家

    许通海 神雕侠的雕刻时光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4-01-23

    浏览次数: 1443
        本刊记者/ 李鑫 唐云云
        第五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期间,记者一行走进厦门环岛南路黄厝路,坐落在此处别具特色的君巍艺术园立刻映入眼帘。此时,艺术园总经理许衍君先生早已在大门外等候。进入艺术园,大厅正中为“满汉全席”的作品极其吸引眼球。许大师慧眼识“菜”,将自然界中形成的色彩丰富、逼真的“石头菜”汇集在此,“佳肴美味”让所有的访客都垂涎三尺!再往前走,自然形成的黄河石大屏风好不气派恢弘!大家随着许总的引领进入里面的微雕展厅,琳琅满目的微雕精品顿时让我们眼前一亮。这些作品上所刻的文字都极小,只能用前面摆放的显微镜才能看清。正当我们全神贯注欣赏微雕作品的时候,它们的创作者——微雕大师许通海微笑着走过来,由《香港文汇报》的闽南驻省主任向我们介绍了大师的创作经历。大师则亲切地跟我们每个人握手,随后热情洋溢地向我们讲解微雕作品,《大米上跑奔驰》、《毛选》、《唐诗宋词》……生动传神,惟妙惟肖!大师依石造型,雕刻手法与石头的自然形状完美结合,完全是用心灵在雕刻!扑面而来的,是大师平易近人的气质和浓烈的艺术气息……
    奇妙缘分天注定
    自小结下石头情
        许大师说,自己命中注定要和石头打交道。父亲名叫许石头、母亲名叫石罔市,父母的名字中都含有“石”字。他本人自小就喜欢玩石头,常到河滩上玩石火花、观察石纹、甩打水漂,有时也将一些奇巧的石头带回家,惹得父母常骂他顽皮不好学。
        儿时的他对书法、绘画很感兴趣,特别是书法,刚刚识字的时候,父亲就拿字帖让他模仿王羲之的《兰亭序》。以后上山下乡、到机关工作,他也经常写一些招牌、大字、广告,慢慢地字越练越小,就向微书方向发展了。练微书时他也开始考虑将字从纸上搬到石头上,然后就开始了微雕的创作生涯。
        提到许大师与微雕的奇情妙缘,我们不得不提起《毛泽东选集》的创作。上世纪八十年代,许通海作为机关干部曾两次出差到北京,参观毛主席纪念堂。在停留瞻仰的短暂时间里,他萌发了一个念头:要创造一件非常精致而又富有意义的礼物敬献给毛主席的百年诞辰!1992 年,他提前一年开始在寿山石上进行《毛选》的雕刻,1993 年,在主席诞辰100 周年前夕,作品顺利完工,正好用了100 块寿山石,并恰好摆出中国地图的形状。寓意深远,即毛泽东思想普照中华大地。如此的巧合让他不禁感叹与石头、微雕命中注定的奇妙缘分!
    放弃官职潜心创作
    手摸眼瞧意念运刀
        许通海原在政府机关工作,曾经担任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一职,但为了潜心研究微雕创作,主动向组织上要求只当一名专职创作员。他每天风雨无阻,准时四点半起床,到野外练气功、眼功、手功,一练就是两个多小时。他在衣袋里放一把大米,平时用手指搓摸大米,以锻炼手感。几十年如一日的锻炼,让他不借助显微镜或放大镜,不用视力辨别字迹笔画,只通过手摸眼瞧,就能知道石头的质地和适合雕刻的作品。他全凭意念和感觉控制运刀,凭肉眼直接创作,走出与其他微雕师不同的创作道路。
    自制工具无师自通
    废寝忘食谢绝会客
        许大师的刻刀、磨具均属自制品牌,相石、磨石、刨光等微雕技艺无师自通,都是在反复无数次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单磨石工序试用过的工具就不下二十几种,而寿山石微雕后涂色工艺他就反复试验近二百次,这一独创工艺比传统技法更胜一筹。通过技艺创新,才使他的微雕艺术能够在业界独树一帜。
        雕刻艺术集“书、画、雕”三妙于一身,微雕除练就一般雕刻所需的“书、画、雕”等基本功外,还需在选材、磨制、刨光、创意、雕刻、上色、保养等各个环节花费精力,以刀代笔、细微精致,其难度可想而知。特别是寿山石,切、刨、磨工艺更加复杂精细,一块石头要锯一二天才能切下来,一面石料要磨砺上万次。在用寿山石创作《毛选》过程中,许通海的房间里不是粉尘弥漫,就是石浆遍地,整个人像从矿井里钻出来的一样。为保证如期完成,他废寝忘食、通宵达旦,每天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谢绝来访和会客。他有时甚至每天工作18 小时以上,平均日刻量1.2 万字以上。有时一块石头上已刻下近2 万字,只因一字错刻、漏刻或排列不匀,就需要磨掉重刻。
        曾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华艺奖”的作品《大米上跑奔驰》,雕刻历时3 个月,但制作刀具的时间就长达8 个月。许大师说,刀具的制作是最难的。要根据不同的材料,选择不同硬度的刀具。刀具太软,吃不进去;刀具太硬,一碰就裂。一定要做到刀具尖比雕刻的笔画小。
    奇石微雕相结合
    硬玉微雕创始人
        许大师是国内迄今为止,能在华安玉上创作微雕作品的硬玉雕刻唯一人。华安玉是硬玉的一种,其硬度与其他石头不同,对刀具、雕刻方法等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是被视为不可能完成微雕创作的。他却笔走偏锋,偏要将微雕领域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在石头的硬度上力求突破,将雕刻界“九龙璧微雕”的难题攻下,将华安玉奇石与微雕相结合,开拓了微雕艺术新领域,填补了国内硬玉微雕领域的空白,成为了中国硬玉微雕及奇石与微雕艺术相结合的创始人。
    新奇特绝依石造型
    创意新颖自成一家
        许大师的微雕作品可谓是“新奇特绝”。“新”,即作品依石造型,利用天然材质,将大型石雕与微雕,微型石雕与微刻融为一体,创意新颖,巧夺天工,自成一家,作品《李白挥毫》就是体现;“奇”,即微雕不用放大镜,仅凭肉眼直接雕刻,在中国微雕界奇崛罕见;“特”,即擅长大部头作品微雕,每天可雕刻万字以上,创作效率高,并可同时用中德英文创作,且能软、硬微雕相结合,这在国内外属首创,更是一项微雕艺术的新突破,业界行家誉之为“通灵奇巧寰球掌上微,海阔天空宇宙石中雕”;“绝”,即有四部微雕代表作品——《毛选》、《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中国共产党八十年20 件大事》被国家馆收藏。
    一举成名《毛选》功
    巨作无偿献国家
        除了具备高超的微雕功底外,许大师还有着高尚的艺术情操。1993 年末,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活动期间,他用魏碑、行楷字体把《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中的107.2 万字雕刻在精心磨制、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寿山石上。在相当于指甲盖大小的寿山石上微刻汉字500 余个。
        据了解,石刻完成后,曾有一港商愿意以每字1 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毛选》作品,但却被许通海婉言谢绝了。他将《毛选》作品无偿捐赠给毛主席纪念堂永久收藏。在他看来,金钱固然重要,但却代替不了他对一代伟人的崇敬。此外,许通海还将《中国共产党80年的20 件大事》、《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等微雕作品无偿捐赠给国家馆永久收藏。
    传承历史文化
    促进国际交流
        许通海的微雕作品内容涉及唐诗宋词、佛经道藏、《古文观止》、《红楼梦》、《水浒传》、《孙子兵法》以及毛泽东、郑成功等历史名人,取材丰富,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精髓,具有丰富的历史感。他独创了世界首部中英文寿山石微雕《奥林匹克宣言》,并因此荣获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艺术家”称号。2010 年在第二届世界投资论坛和第十四届投洽会上,他精心创作的寿山石微雕作品《共襄盛会》,石艺妙绝,获得境内外业界广泛关注。此外,许通海还多次应邀赴德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
    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个人微雕艺术展,是我国首位应邀赴欧洲成功举办微雕艺术展的微雕艺术大师,尽显东方神采,在传播中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
        在为两岸文化交流搭桥上, 许通海积极以闽南文化和两岸关系进展作为创作题材,他创作的两件微雕作品《花好月圆》和《节节高》分别作为馈赠礼品送给台湾地区领导人连战和吴伯雄。2003 年,他还应邀赴台湾举办微雕艺术展,观者如堵,视为神品。
    经得起考验
    对得起后人
        许通海的微雕作品深得“微中藏世界、石上读华章”之妙,不少作品成为传世经典。在采访过程中,他一再强调要让作品成为当事人的首创,艺术家要多创作经得起历史考验、对得起后人的经典大作,做到每一幅作品是从别处无法找到、别人无法复制的。他坦言,日复一日的磨刀、雕刻时光并没让他感觉到寂寞,在创作时大脑是非常活跃的,不是机械地把文章从纸上搬到石头上,而是一个不断深入学习的过程,这样才能在艺术上才能够不断发展、不断创新。
        采访完毕后,许大师热情送客并与大家在微雕作品艺术展厅里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