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产品

最新产品

翰墨名家

    笔走龙蛇 铁画银钩 记中国伟人书法院院长、著名书法家张思科

    来源:赤子杂志社 发布时间:2014-01-20

    浏览次数: 1587
    特邀记者 / 邵森 李凤仙
    【人物简介】
        张思科,汉族,1950 年生人,北京市人,祖籍山东冠县,1968 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任电台台长;1979 年转业,在北京公安战线负责中央领导警卫安全工作;自幼酷爱书法,吸古创新,逐步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其中他书写的“竹、虎、龙”三字别具一格,被各界人士收藏。2011 年 10月 8 日,他应邀参加张家界举办的“辛亥革命百名书画家百米长卷”活动,将书法作品永久保存于张家界,今年初,他的书法作品被航空博物馆收藏。
        张思科现任世界华人艺术家联合总会主任委员、北京名家书画院院士、华人艺术家副秘书长、中医药文化研究院文化部部长和中国伟人书法院院长。
        实力派书法家张思科,自幼酷爱书法,并受到刘启功、刘炳森书法大师的点拨。其笔锋大气潇洒、布局和谐。他好书写中国“龙”字,好似腾云驾雾飞向天空;他书写的上山“虎”字,其势威震山河;他书写的“竹”字,显示出高风亮节、虚心向上。他把国学书法极致地展现,屡次受到邓小平、杨尚昆、宋平、黄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赞扬,并称之为是书写“龙”、“虎”、“竹”三字书法的华夏第一人。
    初识
        与张思科先生相识纯属偶然。三年前初夏的一天,笔者前去复兴门拜望王养富先生。
        当时,王养富先生的办公室正有一群人围看一个书法家在挥毫泼墨,并发出一片叫好声。王养富先生看笔者到来,立刻起身迎上前,边与笔者握手寒暄,边给我介绍挥毫泼墨的书法家张思科先生。
        先生正在一篇喝彩声中埋头疾书。只见他凝神静气、全神贯注、物我皆忘,并通过那科学的指法、臂法、腕法、身法有机地将每一笔,每一划输送到每个字的结构中,是那样的洒脱自然,是那样的和谐美满。偶尔,他收笔抬头,右手平端着大刷笔,左手插在腰上,额头细汗沁出,两眼却不离开刚书写的字体上,似在品味、似在陶醉。再看他宝墨淋漓的书法,更让人称绝。他书写的是榜书,字体不仅粗大豪放,而且雄健有力。在四尺整张的宣纸上,他书法的“龙”字为连体字。从下笔到收笔一气呵成,便使偌大一个“龙”字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再细看他的运笔,“龙”字,左边部首简化成龙头状,右边部首像舞动的龙身和龙尾,其气韵和神态全在其中,既显示了中国龙的威猛矫健,又显示了中国龙的英姿和神韵;他书写的“竹”字,更有自己的特点。“竹”字的两个竖笔断断续续,骨节突出,犹如竹竿状。右边的那一竖笔一拉到底有四个竹节。左边的竖笔只有竹竿的两节。然而他在下面的空闲处用流利的小楷书写上一行小字:“清风竹影、虚心向上”等,使整个画面结构和谐,搭配得当。真可谓见字如见竹,让人回味,让人联想,让人感怀。
    相知
        与张思科先生的相知,却是最近的事。近来,他加入我们的书画家协会,成为了我们的一名会员,并且他的祖籍地与笔者的祖籍地原是一个地区的,不仅见面以“老乡”相称,更主要的是我们之间心的距离也拉近了不少,说起话来也就没有了客套和遮掩。
        张思科先生为人朴实、谦和、坦诚和洒脱。在生活中,他不求语言的藻饰及过多铺陈,更不喜炫耀自己的博学多识和书法的巧妙技法。更可贵的是,他的谦虚谨慎。尤其对人们的赞扬,他总是歉疚地笑笑。他做人谦和,低调。他常说,学会低调做人,就是要不喧闹、不娇柔、不造作、不故作吟呻、不假惺惺、不卷进是非、不招人嫌、不惹人嫉。即使你认为自己满腹才华,能力比别人强,也不要显摆,而要学会藏拙。大凡接触过他的人,都对他印象很好,说他为人低调、谦和、坦诚并洒脱。
        一次,笔者在一个名叫“茗乐谷”的茶楼看张思科先生现场书法。向他索字的人很多,他不分尊卑老幼,只要有人开口向他索字,他就按照人家的意愿精心写上一幅。他总是谦和地征询索字者的意见和看法。事后笔者曾这样问过他:“你每到一处写书法都是这样的吗?谁要就给谁写?”他回答说:“是的,人情为大,人家开口给你索字,是对你的尊重,回绝就等于不给人家面子,还会使人家难堪。”看着张思科先生,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笔者突然想起这样的两句名言来:山不宣扬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的耸立云端;海不宣扬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
    感怀
        古人云:文如其人,书法亦如人。在这方面,张思科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生动的例子。
        张思科先生的书法作品可谓是独树一帜。它秀美、洒脱,像是从波涛之中自然流出来的一样。因此,他的作品是从心中淌出的秀美、潇洒。也正是有了这些“神来之笔”,才使他的作品令人青睐!
        张思科先生的书法之美令笔者陶醉。喜欢他清劲里的洒脱,平和中的大气,特别是充满张力却不张扬。细说起来,他的书法,继承了王羲之、柳公权的笔力,又有颜真卿的雍容,张旭的豪放。同时,他的书法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比如他书写的榜书“寿”字和“佛”字,以及小楷草书作品等,都有着鲜活的时代气息。
        中国书法是美化汉字的艺术。汉字创造是我们先民进入人类文明新时代的标志。汉字创造有两个重要途径:一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二是抽象符号化。我们的先民在书写汉字时一方面注意其表意、表形的正确形态,一方面以自己的审美意识美化汉字。汉字书写中的“三要素”(用笔、结字、章法)的技法与艺术规律形成了、完善了。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艺术始终有着实用和观赏的双重价值。而中国书法的本质特征是“意象”,它是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最凝练的物化形态。它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化艺术宝库所奉献的最具民族特点的艺术瑰宝。中国书法作为“国艺”已经是中华民族精神、民族魂的载体,是最具有民族文化特点、自成体系的中华艺术门类。
         张思科先生正是遵循这样的书法理念,几十年来把他的主要时间和精力投注在书法创作与书法艺术的专研上。他把自己在临摹创作中对书法笔法、结字、章法形式美的理解、感悟、经验都寄寓于书写之中。张思科先生的曾书录罗丹的名句:“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张思科是生活的积极参与者,更是艺术的创造者和感知者。张思科先生不仅具有发现美的眼睛,更有感受知美的心灵。他耕耘在艺术天地的这一道风景,让都市北京自然风光多了些文化神韵和思索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