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产品

最新产品

翰墨名家

    刘风山:信手拈来是艺术

    来源:赤子杂志11月刊 发布时间:2020-01-07

    浏览次数: 713



                文 | 苏允杰


    图片11.png


    刘凤山,生于一九五五年十一月,内蒙古书法家协会会员,准格尔旗书法家协会主席,准格尔旗书画院院长。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这是一个投机泛滥投机能够比踏踏实实做事更能获得暴利的时代,这是一个自私狭隘暴戾之气浓厚的时代,要想培养工匠精神,真的是太难太难了,或者说,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有一位很另类,他是我的朋友,一个无名小镇的大名人:准格尔旗书法家协会主席刘凤山。他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写字。他是一个书法艺术的虔诚追随者。

    近日,梦里老出现这个朋友,浓重的西北土话,热情好客,十多年未见,甚是思念。于是我找了个晴朗日子,竟然在梦绪环绕的薛家湾相见。货真价实的农村猪肉烩酸菜,雪白松软的蒸饼,热气腾腾的甘甜可口的纯山茶,还是那爽朗无邪的笑声,宽厚真诚的谈吐,哥哥般的慈祥爱护,深入骨髓。

    他曾经是老师,教育局局长。在他小的时候由于小学老师送的一本没有封面的破旧魏碑钢笔字帖吸引了他,从此和写字打上了交道。初中、高中时期,班级和学校的黑板报成为自己校园生活的一部分。论写字也是小有名气。参加工作以后,为学生印 制考试复习资料而刻钢板(也称蜡版)手上有厚厚的茧子。

    半百之年,曾经参加过中书协的培训班,并且有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八十年代初在呼市教育学院进修,才有时间接触书法,并偶有临帖,初次接触《兰亭序》,也写过颜真卿的《勤礼碑》,写过毛体字,而临写最多的则是当时风靡一时的周慧珺先生的《鲁迅诗歌选》(周写的是米芾)。尽管写了不少,但由于没有老师的指点,仅仅是写字而已,和书法差之千里。

    自从2005年离开工作岗位,才开始了自己的书法之旅。 系统临习古典法帖,比如钟繇的《宣誓表》《荐季直表》,王羲之《圣教序》《十七帖》,怀素《自叙帖》,米芾《蜀素帖》《苕溪诗帖》等。草书重点临习《十七帖》,行书重点临习《蜀素帖》。从去年开始还在魏碑临习上下了一些功夫。从而形成了自己以米字行书为主要特征的书写风格和王羲之草书为基础的书写风格并有少量魏碑的创作。他喜欢米芾的行书并且执着于米字风格的创作,或与早年临习周慧珺先生的《鲁迅诗歌选》有关。而如今重点临习《蜀素帖》又加深了对米芾甚至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书法亦如人生。

    书法是种特别美妙心境,指腕舞动心底的波澜,笔墨浓淡干湿枯,变幻出美丽的艺术。米芾的书法特点,无往不收,无垂不缩。米芾的书法造诣是非常深厚的,对于篆、隶、楷等许多书体都十分的擅长,在模仿先人笔记的时候甚至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境地,所以米芾书法特点也与许多人不同。

    宋人喜欢尚意,爱好意即意造。他深刻地意识到米芾的意造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表现在用笔上。加强起笔和收笔、和转折处的提按顿挫,“风樯阵马,沉着痛快”,点画或圆浑或劲利。三是表现在他对横平竖直的理解上。他认为书法艺术上的横平竖直是感觉上的,而非几何意义上的,因此他的笔画很多是曲线,而给人的感觉仍然是平直的,并且笔画也变得灵动起来了。二是表现在结体上。米芾认为“须有体势乃佳”,他的字的结体,在“唐人尚法”后的当时,左右欹侧,摇曳多姿。

    古人特别说起书法、书道、书艺,法在古人那里;道在天地那里;艺在自我那里。于是,他就把自己定位在那里。米芾书法的意造,主要体现在他的结体欹侧变形上,这个特点让我们记住了他的书法,同时也彰显了“米芾的书法精神”。

    明人宋濂曾经比喻说:“海岳书如李白醉中赋诗,虽其姿态颠倒,不拘礼法,而口中所吐,皆成五色之文。”可见,在千年之后的今天,人们对他的字那种夸张变形,已经觉得从不喜欢到接受容纳。这就是时代的璀璨变化,这就是不同时代人们认知的差异。

    他在临摹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去结识古人,感悟出无意间取得的效果,和恍惚间领略到的意象,积累起来,成为今后发展的可能性指向,不断努力,逐渐成熟,最后建立自己的独特的风格。


    作品赏析

     

    图片13.png            图片14.png           图片15.png        图片16.png       

    微信图片_20200107115144.jpg             图片19.png      图片18.png    


    图片17.png       图片20.png


    责编:楠楠(电话:010—65420087 邮箱:chizizzs@163.com)





    [上一篇: 金大钧作品欣赏 ]

    [下一篇: 魏杰作品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