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异地高考 在希望中破冰前行

来源: 赤子杂志社   发布时间:2014-01-22

浏览次数: 1216
    外来工随迁子女在城市读书,却不能在城市参加高考,这种现象由来已久。有的孩子甚至在求学地与户籍地都不能参加高考。随着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在异地工作时间的推移,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日益迫切。国务院要求各地出台相关的异地高考政策。目前,不少地区已经释放出积极信号,黑龙江、安徽等地将于2013年开放异地高考,山东、福建也明确将开闸时间定格在2014年。北京、上海、广东等人口输入大省,对于防止“高考移民”、防止城市人口过度膨胀、维护本地户籍考生的利益,有着更大压力,方案迟迟不能出台。对于异地高考该如何实施,人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观点,但我们都应秉持同一目的:希望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下面编者就向大家解读一下北京异地高考的现状。
异地高考之争中的两个面孔
    2012年,“异地高考”成了网络热词。在网上发起的“异地高考你支持还是反对”的话题中,有近百万人参加投票。
    在北京, 京籍与非京籍人士就是否“异地高考”展开网络“论战”。争取异地高考政策的家长张先生说,自己在北京工作十余年 , 孩子从小就在北京上学。但遇到高考 , 自己的孩子还得送回原籍 , 不公平。
    一位京籍高中生家长说 , 一些北京人,早就对外地人涌入北京造成的公共资源紧张等问题产生了较大意见。这次又要开放异地高考 , 北京孩子的竞争太残酷。
    乍一看,两方的意见都没错。孩子的父母在异地工作多年,算是为城市建设作出了贡献,但儿女依然没有享受到和本地人相同的待遇。
    而反对的人士觉得,外地人涌进来必定会稀释原本的优质教育资源,本地的孩子竞争压力加大,上好学校的希望变小。而且很多外地人上完学还不愿意“回老家支援家乡”,依然留在本市,这无疑为人口、环境、交通等各方面施压。
    杨东平教授曾评价这一现象为“巴士效应”:“先挤进公交车上的人占有了资源,不希望别的人再进来,想要急切地关上利益之门。”因两方的利益关系不同,才会不断背道而驰,从而演变成巨大的意见“裂缝”。所以,争来争去,依然是为着“利益”两字。争取利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环境中一个普通人的正常选择。这一点,两方都没有错。异地高考是争取的“权益”,而反对者保卫的只不过是自己的既得利益而已。这本是一个正常的利益博弈过程,但这并非表明自己所争取的就是“正当权益”。
    “利益”与“权益”,虽只一字之差,但其区别大矣。权益自当得到保障,而特殊利益则应逐步破除。异地高考之争,也正是权益与特殊利益之争。
随迁子女家长心声 : 期盼开放异地高考
    娟子和丈夫在北京工作多年,均没有北京户口。虽然女儿才刚满1 周岁,但她已经开始为女儿未来的入学、升学问题考虑。“这个问题很现实,对于我们这样在北京工作的非京籍来说是无法回避的。”对于异地高考问题,她不关注所谓的教育公平,更让她在乎的是孩子的境遇和心理的创伤。
    “她可能不能理解自己生在北京、学在北京,却要回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考试,而且这个过程可能会被贴上很多标签。”娟子表示,“我们感到难过的是,对孩子我们难以解释。我赞成开放异地高考,淡化户籍标签。”
    随迁子女家长在面临读书和升学的问题时,总是充满着矛盾和无奈,一主持人曾在微博中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同事最近很纠结,他和妻子已经在北京工作了 10 来年,孩子也在北京上了小学、初中。可是,孩子快要面临中考了。没有北京户口不可以在北京高考,课改之后各省课程内容不同,恐怕要回老家读高中。孩子回吧,骨肉分离。一起回吧,10 年打拼归零。这时候,才发现所谓的新北京人只是半城市人。”
    前几年,北京义务教育放开对外地户籍的限制,给了一部分随迁子女家长错觉:“我们就很侥幸地认为只要孩子学习成绩确实优秀并且有特长,德智体全面发展,加之我们努力为孩子做后盾,最后在北京参加高考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没想到又过了好几年,所有限制还是纹丝不动!”
    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看似问题不大,但由于目前高考实行分省命题制,地区之间的教材大相径庭,“这就意味着孩子这么多年辛辛苦苦的在外求学,回到老家还要重新适应,这个转换的时间和精力是孩子难以承受的。如果孩子能在当地参加高考的话,以孩子优异的成绩考进一本大学是完全不成问题的,现在如果回老家参加考试,她很可能只能上一个三本学校甚至是专科,这多么不公平!只是因为户籍制度,她之前的努力全白费了,甚至是因为这样的高考,她的人生可能就被毁了!”一位随迁子女家长说:“在高考户籍限制下,我们这些孩子的未来是什么?一种是被出国,一种是被留守,还有一种是提前辍学。”
    为了给孩子们更好的生活、学习环境,一群随迁子女的父母四处奔走呼告,希望为孩子争取就地参加升学考试尤其是异地高考的权利,希望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随迁子女所有的家长心声——期盼开放异地高考。
本地考生家长:理智认同 内心抵制
    对于异地高考,大部分城市本地户籍群体选择站在了反对一方。最开始对异地高考发难的并非京籍子女的家长们,而是一群城市青年。在他们稍显极端的表达背后,是对近年来北京公共资源紧张、道路拥堵、空气质量下降、公交拥挤、医院爆满等现实问题的焦虑和不满。
    北京一位初中生的家长,虽然理智上认同放开异地高考有利于教育公平的观点,但从现实考虑,还是不愿意。“开放异地高考了,意味着自己的孩子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说心里话,应该没有一个北京的家长会愿意的。”
    对于多数本地家长认为,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教育公平的主张,异地高考不是最佳的答案。“放开异地高考只会让大城市越来越拥挤,解决的根本还在于各地均衡发展。北京的高校可以拿出一定的招生名额到别的地区招学生,要资源配置平衡,而不是拥挤到北京来找平衡。”
    “京三代”阿庆在微博表达对开放异地高考的质疑,她的观点引来了一些反对异地高考的北京本地网友的关注,部分网友表示,“终于有加 V 的人替我们北京人说话了。”随着对北京高考了解的增多,阿庆认为北京高考现状并不像外地人或者北京人表面看到的那么容易。“我承认,在北京的孩子如果想上一本,比其他地方容易,但是拔尖儿的时候竞争力更大,对手也更多,尤其是在竞争北大、清华等一流的高校时,北京本土孩子的形势也不乐观。”阿庆说。
    在网络上,活跃着一批异地高考的反对者,多为年轻人。在微博上,这个群体有一个明显的标识,统一的头像设计:以绿色为背景的双圆,圆环内写着北京二字,下面是一个叶子上被咬出缺口的幼苗;圆环上面写着“反异闹、促文明、护文化”,下面标注,“求关注!我们有话要说!”有网友解释,“异闹”其实不是他们对那些为孩子争取在京“异地高考”权利的非户籍家长的称呼,而是专指借机闹事的人。
    本地多数家长认为,一些来京发展的家长,其实就是为了能给孩子更好的受教育环境,这种家庭父母的文化素质比较高又重视教育,因此孩子的学习成绩优异,与本土的孩子争夺一流高校的名额,北京本土的考生被录取比例越来越低,造成本土北京人的比例越来越小。
    当然,北京本地人中也不乏异地高考的支持者。王老师在北京市朝阳区一所农村中学工作,他告诉记者,这所农村中学里有 300 多名学生,其中有北京本地户籍的学生仅 5 人,其他全部是外地孩子,他们的父母不管是打工还是经商,大多已在北京扎下根来。但是,由于不能异地高考,这些没有北京户口的孩子初中毕业后多数不再选择升学,而是就地开始打工,少数成绩好的学生只能回到原籍继续读高中,成为新的留守儿童。“从教育公平的角度出发,应该给这些一直在北京读书的外地孩子就地参加高考的机会。”
异地高考不要惧怕争辩
    从不久前非京籍家长与户籍地家长在北京市教委前的“争辩”,到近日 15 岁的“非沪籍”生为争取在上海的异地中高考权利,约辩户籍青年,异地高考的话题在今年来愈趋增温,且逐渐表现出户籍地和非户籍地居民直接博弈的趋势。有评论称,过去围绕异地高考在民意与权力之间上演的博弈,现在主战场也转到了民间。
    本来是异地高考改革必要的博弈程序,为何变成口水仗 ? 应该说,这与目前异地高考改革的博弈环境有关。户籍地家长站出来表示反对,围观者不应感到惊讶,至少在狭义范围内,流入地与流出地的居民,都是改革博弈场上不可缺席的一方。对于户籍地居民和非户籍地居民的直接争辩,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将如何通过制度化引导,将民间的争辩纳入制度设计中去,找准各方的利益平衡点,为凝聚改革共识奠基。
    异地高考改革关涉利益的调整,任何一方都有权进行权利申诉。如今,面对流动社会的事实和教育公平的根本要求,自由流动和福利公平的原则已不容否定,但是一旦涉及到具体的利益,原则的运用就可能变得复杂和模糊化。正是基于这种背景,改革的博弈和争辩才显得更为必要。现在的分歧已经不在于要不要改,而是怎么改——这是改革必须坚持的底线共识。所以,当下最大的问题,不是阻止争辩,而是怎样使得争辩回归到务实的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上来。
    面对日益常态化的改革争辩,改革者首先要剔除惧怕争辩的心态,并为争辩双方提供通畅和理性的对话与博弈平台。因为,一项改革只有得到充分的讨论,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契合各方利益,实现改革红利的最大化。特别是,改革的决心不要忌惮于白热化争辩氛围,更不容夸大争辩所流露出的改革阻力,毕竟自由流动、教育公平已成为目前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人们对于公平的追逐,不会止于谩骂,改革的潮流更不会止于一时的阻力。正如一位支持异地高考的户籍地居民所言:我是上海人。外省籍孩子在沪考试如果放开,一定会给我的孩子带来压力和影响。但是,我还是要支持你的立场和努力。因为,制度的公正和机会的公正才是国家发展进步的根本。
    是否赞成异地高考,站在不同的立场考虑就有不同的答案。随迁子女的升学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异地高考亟须破题,随迁子女的平等教育权益不容忽视,流入地居民的利益必须考虑,各方诉求和利益的拉锯如何寻得平衡,考验的是决策者的智慧和改革高考制度的决心。

[上一篇: 第五届海峡两岸(厦门) 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    [下一篇: 艰难幼升小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