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杨永明——赤心报国文化共融 港式经验筑养老产业

来源: 赤子杂志12月刊   发布时间:2018-01-14

浏览次数: 11362
本刊记者 | 朱胜兰

    近年来,香港作为“东方之珠”而传唱的诸多神秘,随着慕名南下旅者数量的增长逐年消失。如果有幸搭乘夜间的航班,经过青马大桥时,目之所及会是浩瀚的万家灯火,令许多初来者都会有种坠入繁星之城的错觉。
    而对生长在香港的杨永明来说,对这样的华丽却早就习以为常。如今,他更惊叹于中国内地改革开放后的天翻地覆变化,以及香港回归后与内地的紧密融合、繁荣稳定。
    从1997到2017,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年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香港彰显了强大的生命力。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也强调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这个被历史称颂的智慧,香港用“一国两制”解开了百年难题。在历史的进程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或是见证、经历、参与了香港回归、发展的历程,或是为香港繁荣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超于凡人,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成为香港历史中的重要部分,成为人们追逐尊敬和学习的榜样。
    近日,杨永明先生接受本刊记者的专访,讲述了他与香港内地密不可分的人生轨迹,对两地的未来,他亦是有更多期许。
 
家国情愫 海外学成归故里
    作为由于战乱不得不远离家乡扎根香港的逃难者后代,杨永明身上有着那代人特有的执着和拼劲。也正因为这样,在澳洲昆士兰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海外优渥的生活,选择回到香港辗转内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母亲是广东南海人,抗日战争期间,她为了躲避战乱来到了香港。所以我就在香港出生,在香港学习和长大。”杨永明对记者说道。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70年代,温饱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即使这样,杨永明的母亲还记挂着在农村生活的外婆,经常把香港的糖、油寄回家乡,甚至借着返乡看望外婆的契机,带些旧衣服布料、粮油等物,尽可能的改善亲人们的生活条件。而住在农村的外婆却把米饭煮成粥水分给村里小孩吃,她这样无私的精神给他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人一生的影响十分深远。他从小受父母的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做人要行善积德、对待长辈要敬孝道。立言,表里如一;立志,报效祖国;立人,堂堂正正。

香港浸会大学校长钱大康感谢杨永明对大学的贡献及支持

    20世纪80年代,在香港出国留学已经成为历史潮流。青年人渴望走出去、渴望开眼看世界。架起了港外交流的桥梁,他们活跃在香港科技创新、科研教育的前沿,他们成为了建设国家的生力军,他们是推动香港腾飞的新鲜血液,他们是塑造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年轻的杨永明决心远赴澳洲深造。在澳洲昆士兰大学医学专业学习生涯中,让他极大地开拓了视野,从无法理解当地人聊天的话题,到融入澳洲生活,他付出了诸多努力。
    而在遥远的布里斯班,他首先面对的问题是赚钱谋生。“有空闲时间,我就会去工厂或餐厅守着,看看缺不缺人。”为了不让父母负担过重,懂事的杨永明选择了勤工俭学。这段艰苦的留学生涯为其勤俭朴实、感恩社会奠定了基础,令他更加珍惜今后的岁月。
    出国深造期间,只要听见“中国”两个字,杨永明的心里都是振奋的,对于香港及亲人的牵挂和思念,一时一刻都未曾停止过,这是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所有求学的点滴都印在他心里,也时刻让他更思念自己的祖国和父母。就在勤工俭学和思念祖国的数载寒窗之后,杨永明选择回国效力。

医者仁心 乐于助人为他人
    1990年1月,回到香港的杨永明进了他第一家工作单位,告别了留学生涯,开启了新征途,同年7月,他开了他的第一间公司。多年的海外留学经历,不仅让杨永明开阔了视野,也让他体会到了世间疾苦,不遗余力的去帮助他人。
    “ 纸上得来终觉浅, 得知此事要躬行”。杨医生非常关注教育事业,多年来不断为香港及国内教育事业作出贡献。“90年代后期,我邀请清华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高等学院的一批学生、教授来香港进行交流”。那时候内地发展程度不高,在留学交流方面还有所欠缺,杨永明医生为内地学子提供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新方式。他二十多年来都不断推动国内及香港的学生多作交流,亦非常鼓励香港学生多回国内见识,可以更能亲自看到国家的伟大及发展的神速!
    几年前杨医生被香港浸会大学邀请成为香港浸会大学基金荣誉主席,以表扬他对教育事业的贡献。杨医生强调:成功不是赢过多少人,而是帮助过多少人。

博爱医院总理杨永明出席该医院活动

热爱中华文化的杨医生正参加中华传统文化展


杨永明与香港医院管理局主席梁智仁教授

   杨永明谈及“一带一路”倡议,强调这是中国本世纪最重大的国策,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宏大的区域发展平台,必将成为未来数十年间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全球的经济及民生。杨医生认为习主席非常看重香港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作用,因为一带一路沿线是香港人最熟悉的市场。杨医生亦经常提醒年轻人:我们立足祖国,眼看世界!现在我们身处在神速向前的世界,要多与世界接触,多了解多交流! 
    二十多年来杨永明的奉献不分国界,他曾经捐助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受到美国哈佛大学的重视,被邀请住进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当年在哈佛就读时的房间,这是很难得的机会。
    此外,身为香港斐济总商会顾问,杨永明计划明年起加快推动香港与该地的交流,促进两地在经济、文化、旅游多方面的合作!
    杨医生就是本着助人为快乐之本的精神,协助国家拉近与不同地方的差距,使更多人受益。一直以来,他都认为生命拓展要有宽度及深度!要认识当下的重要,计划未来,目标向前,遇到的困难就当作磨炼及挑战。在向前的路途中,尽量帮助别人,要成为别人的「贵人」!

    在杨永明健硕的青壮年时期,心系港内外莘莘学子;而步入中老年,他又给众多老人们带去温暖,时刻播撒着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种子。在香港海内外交流的时候,经常遇到学子或老人夸赞自己,杨永明说,只是觉得略尽绵力,施比受更有福。

杨医生的其中一件珍藏,重量超过300公斤的石雕像
养老与文化 不遗余力做贡献
    香港人口老龄化问题,近年来逐渐严峻,现在香港65岁及以上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0%。预计到2036年,更将高达20%。这一问题在内地亦愈加突出,6 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亿人左右,占总人口的14.3%,已达老龄社会的标准。
    在十九大的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满足广大人民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的新时代发展方向。
杨永明被邀“一带一路水墨香江书画艺术交流展”主礼嘉宾
    杨永明医生在今年加入了香港有98年历史的博爱医院,成为了董事局总理和医务委员会委员,刻苦专研香港养老产业的先进经验和技术,致力于内地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为了配合习总书记提出的这个社会发展方向,他认为,做好健康颐养投资发展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良好、健康、完备,适应现代智能发展潮流的健康颐养设施,是其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一方面,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十分明显,处理好这个社会问题刻不容缓,社会各界包括香港都应尽其力为这方面的发展贡献力量。而另一方面,从经济的角度看,健康养老产业也存在着巨大的商机,对推动中国市场的内需,提升中国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香港在健康颐养服务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能够为内地的健康颐养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和合作机会,特别在“一带一路”、“大湾区”的合作发展大趋势下,内地与香港在健康颐养产业的投资发展合作,更是机遇无限、前景光明。
    除了在公益健康事业领域发挥自己的作用,杨永明亦对文化产业有着自己的见解。对于“一带一路”他认为,“这个世界伟大的工程,不止适合华人,而且造福各国人民。其团结协作、开放包容、互补长短、互相学习的精神,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大进展及机遇。”
    杨永明对艺术的兴趣也非常浓厚。1992年, 他有缘跟随中国嶺南派大师赵少昂老师学习国画,得到老师的启蒙,带领他进入各种各样精彩的艺术世界。从收集国画、中国古代的文物到高古玉器,都有一番研究。

致送纪念品给斐济群岛外交部常务秘书长(曾任驻华大使)
约阿尼·奈法卢拉


中国书画名家协会副主席薛立泉来香港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活动中展现其书法艺术
 
    在他看来,艺术品不仅仅停留在藏品艺术形式美的享受上,更多的是在玩赏中品味藏品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内涵、探寻藏品所折射的时代气息。明年4月中旬,他还会在香港国际艺术及收藏品博览会2018展出他收藏多年的珍品。增强名家之间的交流,大家相互切磋。同时希望年青一代除了欣赏我们祖先遗下的珍宝,还能够去学习不同时代的文化和精神。
    祖籍广东中山,成长于香港,见证着香港回归后的点滴变化,杨永民向记者讲述对两地未来的期待。杨永明说,未来,香港要发挥制度优势,人才优势,这种强大的内核发挥需要空间,而内地正是有这样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正需香港的人才输入、制度借鉴。
    他认为,香港有面向世界、背靠祖国的双重优势,只要内地香港民众发扬勤奋努力、创新进取、自强不息、砥砺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传统,把握机遇,用好国家支持政策,找准“国家所需、香港所长”的结合点,不断提升原有优势,开创新优势,相信香港一定能够在参与国家发展的进程中实现自身更大发展,共同再创辉煌!
 

[上一篇: 向懿:以山为名 打造世界知名安化黑茶 ]    [下一篇: 副市长怕自己贪污 辞职经商身价十亿全捐建抗战博物馆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