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根同源 港人杨永明的改革开放四十年

来源: 赤子杂志   发布时间:2018-12-28

浏览次数: 1730

文/步彤

4.jpg

2017年7月初,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访港,香港医生杨永明被邀请登舰参观。当他踏上该舰时,为中国科技近年快速的发展而惊叹,更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感到骄傲!改革开放的40年,目睹祖国发展的每一个变化,亲历自己与祖国相知相惜的每一个瞬间,杨永明不禁心潮澎湃。

儿时最初印象 祖国历经沧桑

回想1973年,当时11岁的杨永明,与母亲一起去广东南海探望外婆。当时的南海,是一个没经任何建设的地方,虽然年纪小,但他也感觉到当时国家的落后,贫穷和物资短缺, 祖国历经的沧桑在家乡刻着深深的烙印。和香港的繁荣形成鲜明的对比,小小的他,期待着祖国的发展巨变。

终于,1978年,在全国总设计师邓小平宏伟蓝图规划下,改革开放之风刮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中国的经济建设跨上历史的新起点、新征程。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更在发展方面取得重大的成就,中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心系祖国命运 促进港国交流

80年代初期,杨永明在香港完成中学课程,然后到澳洲昆士兰大学进修专业课程。通过自身多年的努力,学有所成。大学毕业后,于90年1月返回香港工作,因为自己曾经受过高等教育, 深深明白知识的重要性。从那时开始,他不断鼓励年轻人多学习,多进修,多到不同的地方或国家进行参观及进修,这样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阅历及知识,同时还可以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出一分力。

90年代初期,身为香港青年联合会董事, 杨永明经常与年轻人一起参与内地与香香港高等大学的学术水平,加强本地大学世界各地大学的交流, 弘扬中华文化。

这几年来,他身为香港斐济总商会顾问,积极支持加快推动香港与该地的交流,促进两地在经济、文化、旅游等多方面的合作,间接拉近了祖国与不同地方的距离,使改革开放的政策推向国际层面。

 1.jpg

担负发展之责 贡献绵薄之力

90年代中期, 中国经济步入初始阶段, 杨永明始终牵挂于心,他认为教育是发展之本,在与北京清华大学的交流中, 知道其在物资上缺乏, 所以赠送一些电脑设备给他们, 希望让更多年轻人加快提高学术研究领域的发展,早日连接世界。

年轻人是国家未来的栋梁, 他们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开阔的视野。他曾支持及资助几十位清华大学学生到香港与多间大学进行交流, 他们是来自不同省份的研究生。希望通过该类活动, 可以促进香港与国内的学港青年的交流活动。当他第一次踏足北京进行交流活动, 亲临天安门广场时,杨永明真切感受到祖国的伟大。该次交流活动,中国多位领导人亲自接见,深感中央领导人对年轻人的关心和中央政府对香港的重视。

印象深刻的是,他曾参与带领几百位香港青年及学生乘坐火车, 由香港直达北京, 通过参观交流, 使香港年轻的一群能亲身踏入祖国大地, 加强和内地的交流,让他们对祖国有深入的体会和认识,并且常常鼓励他们为中国的发展作出贡献。

2010年,杨永明被香港浸会大学邀请成为大学基金的荣誉主席。主要是帮助推动术交流, 让他们毕业后, 可以把学到的知识带回不同的省份, 不同的地区, 造福更多的同胞。

3.jpg

除此之外,他亦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的多位教授到香港作学术交流, 希望开拓他们的视野, 教育出更多优秀的年轻人。

让年轻人重视教育, 是推进社会经济, 文化发展的重要一环, 这也是杨永明多年以来一直深信的理念, 并付诸行动的准则。

回顾香港回归 祖国迎子欢庆

作为香港人,杨永明亲历了香港在回归祖国的那天,下着滂沱大雨。在大雨下,英国国旗在香港缓缓落下,中国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领土徐徐升起,这一刻,他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重要一幕,杨永明内心百感交集,他知道等待香港的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他的脑海深深铭记当天晚上,沿路的市民欢迎解放军由边境进入香港的热烈场景,标志着香港正式回归到祖国的怀抱。

1997年7月1日起,中国的五星红旗正式在香港土地上迎风飘扬。千千万万的香港人期待已久的日子终于到来。时至今日,香港回归已超过20年,事实证明,香港社会继续稳定,经济更加繁荣。

港人谏言创商机 企业扶持促发展

早年,杨永明被邀成为广东省中山市第八届政协委员,除对中山市发展提出意见,还推动了香港与中山在经济、文化、学术各方面的交流活动。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 各企业的发展及壮大都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及经济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中小型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骨干,杨永明在1996年与几位有同一理念的企业家创办香港中小型企业联合会,身为创会副会长,主要是帮助中小企业发展及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该如何解决,给予意见及援助,并成为一个平台,为他们开创更多商机。

因为香港的地理位置与广东省唇齿相依,其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并带动广东省乃至全中国。所以他希望通过帮助香港中小型企业继续稳定发展,成为实体经济的磐石,从而对香港社会的经济及稳定作出贡献,同时对祖国的改革开放作出更实质性的配合,加快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

另外港珠澳大桥刚刚通车,这又是近年另一项中国伟大基建工程,这将会大大加快广东省的发展,并推动香港中小企业的发展,把中国改革开放的成绩再向上提升!

关注国民健康 力保强国之本

国民的健康对国家的经济及强大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而身为从事医疗工作事业的他,认为预防疾病是健康的保障。90年代,身为北京同仁医院的发展顾问, 他给予宝贵意见,希望可以提高整体的医疗服务水平和对日后的发展作出建议。

杨永明在香港从事医疗工作近30年,去年,他被推荐成为博爱医院董事局成员。博爱医院历史悠久,在香港已成立有99年,为香港基层民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多年来帮助了无数广大市民。他的加入,主要是给予意见,提高服务素质和医疗水平,开展新的公益活动,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群, 同时加强与国内单位交流。让市民拥有健康强壮的身体,间接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赤诚爱国之心 弘扬文化建设

中国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杨永明认为,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迫在眉睫。

杨永明曾经在深圳举办“老红军长征摄影展览”期间, 带了多批香港学生前去参观,在展览场中, 穿着校服的学生,兴奋及雀跃地围绕着年过八九十岁的老红军拍照留念。这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们认识新中国的成立及发展历史,希望让他们明白,不要忘记前人的艰苦努力、奉献牺牲自我的精神, 任何事情只要定下目标,加上刻苦努力, 坚持不懈, 才会获得成果。

这十多年来,通过举办多次摄影艺术展览,推动市民对艺术的关注及提高对艺术的兴趣,通过展览,使更多外国人对中国加深了解。

2018年4月,他在香港国际艺术与收藏品博览会上举办了名为“缘喜玉石”的展览,展品包括中国古代玉石,佛像,书画,摄影作品等,目的是通过将中国古代的艺术品展出,让更多市民,特别是青年们明白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博大,引起青年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珍惜文化遗产,同时邀请了多国领事及外国人士到场参观,弘扬中华文化及民族精神。

一带一路策略 书写世界宏图

杨永明认为,“一带一路’的倡议是中国本世纪最重大的国策,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宏伟的区域发展平台,必将在未来数十年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全球的经济及民生。他认为,一带一路沿线是香港人最熟悉的市场,他经常提醒年轻人:我们要立足祖国,眼看世界!现在我们身处在神速向前发展的世界,要多与世界接触,多了解,多交流!为我们的国家打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他认为,“一带一路”是这个世界伟大的工程,不仅适合华人,而且造福全球各国人民,其团结合作,开放包容,互补长短,互相学习的精神,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大进展及机遇。

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克服了无数的困难和障碍,但这40年,祖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飞跃式的提高,令国人可以骄傲地站在国际舞台上。而中国能有今天的成就, 是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和奋发努力的成果。

世界每一天都在变化,中国将变成怎样?杨永明深深思索: 国家必须强大,身为中国人,必须为国家的发展作出努力。只要国人不断地学习,勇于面对挑战,把握机会,不断地改变思维和坚持开拓创新,祖国将来一定更辉煌!

 


[上一篇: 王天达:躬耕不辍“市场”人 ]    [下一篇: “打拐军师”,张志伟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