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胜利回眸:纪念各国那些难忘的英雄女性

来源: 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4-09-04

浏览次数: 1599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在这场战争中,女兵,作为一支重要的战斗力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这些女性,有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身体力行着战死沙场的誓言;有些在后方,用自己的智慧和胆识实践最伟大的人道主义关怀,但是无一例外的,她们创造的神话让我们不得不为之动容。
意志力最坚定的女英雄--赵一曼。她从被捕到走上刑场历经九个月的时日,如但丁在《神曲》里折磨的地域,她经历了常人肉身难以想象的酷刑。到最后时刻,她到处白骨外露,身体多处碳化。这种惊人的生命高度折服了日本人,让貌似强大的恶魔感到了恐惧和障碍。
赵一曼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著名的女民族抗日英雄。1924年大姐夫郑佑芝用通讯的方式介绍她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夏,她加入共产党,曾任共青团宜宾地委妇女委员和县国民党党部代理妇女部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共产党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1935年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委,成为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红枪白马女政委”。11月,赵一曼率部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
据史料记载,面对凶恶的日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恶化,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6月30日,赵一曼在准备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军赶上,再次落入日军的魔掌。
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日军残忍杀害
遭日寇剐刑的女英雄刘耀梅烈士是阜平县罗峪村人,自16岁起即奋起抗日,积极追随村妇救会主任做革命工作,被村民尊称为“小主任”。1938年秋入党,任村妇救会主任和平阳区委委员后,她更加积极热忱于革命工作。1943年秋,日寇荒井部“扫荡”平阳一带,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平阳惨案”。期间,她组织群众坚壁清野,安全转移,后不幸落入敌手。入狱3天,荒井逼她说出我军机密,用尽酷刑。面对日寇暴行,刘耀梅坚贞不屈,破口大骂日寇累累罪行。敌恼羞成怒,用残暴手段将其杀害,其状惨不忍睹。
1943年12月初,在晋察冀边区军民反“扫荡”的英勇抗击下,盘踞阜平县平阳镇32天的日寇荒井部队被迫撤退。抗日军民从一口水井里捞出了惨遭日军杀害的该镇罗峪村妇救会主任、年仅22岁的刘耀梅的遗体。
成本华,安徽省和县人。1938年初日本侵略者侵入安徽省和县,遭到和县人民的武装抵抗,成本华指挥战斗,被日本侵略军俘获,她英勇不屈,视死如归,被残酷杀害。牺牲时年仅24岁。
成本华自幼聪明、勇敢、刚强、豪爽。她读过小学、初中,在读初中时,曾参加和县“中国童子军1194团” 学生组织,经常受到严格的军训。抗日战争爆发后,成本华与许多爱国青年一样热血沸腾,积极参加了抗日救亡活动,如上街写标语、唱战歌、演活报剧等。不久便与爱国青年刘志谊结了婚。和县县长赵永智骁勇善战,1937年12月16日,组织起和县抗日人民自卫军,赵兼司令。当时,成本华与刘志谊夫妻俩一道参加了自卫军,决心保卫和城、保卫家乡。1938年5月11日,日军步炮兵由金河口登陆并很快攻破了和城的东门,与安徽省第五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李本一率领的王营在和城内发生了遭遇战,李仅派一个班的兵力将日军堵截在和城的小市口,掩护他和王营的大队人马从小西门向十里埠、西埠方向转移。当时的小市口狙击战打得非常激烈,日军伤亡200多人。王营这个班的战士都壮烈牺牲,最后一名机枪手因子弹打完了便拔出身上的手榴弹与围上来的日军同归于尽,可惜英名未留下来。
此时,留守在和城内的抗日人民自卫军女战士成本华,为了替被日军刚枪杀不久的丈夫刘志谊报仇,继续与战友们坚持与日军血战,终因寡不敌众,不幸被俘。根据后来一位名叫山下弘一的侵华日军回忆道:“我所在的日军中队进入安徽和县,遭到中国人的武装抵抗。后来我们又抓住一些抵抗的中国人,其中有一名是个很漂亮的中国女人。”他又说:“日军很快搞清楚,这个漂亮的中国妇女名叫成本华,是和县本地人,24岁,她负责指挥这次抵抗。日军叫她投降,她却轻蔑地看着我们,一言不发。当时,一名日本随军记者拍下了一张照片。随后,日军就将成本华等人关押起来,我和一个名叫小林勇的日本兵等人忍不住轮奸了成本华。”
几天后,日军在撤退时再次集体强奸了成本华,并将她捆绑着带到和城大西门外的刑场,让她观看他们枪杀被抓到的中国人。成本华冷冷地看着鬼子兵的兽行,强烈的蔑视写在她的脸上。当时日本兵的刽子手们实在太累了,就找来几个板凳,靠在大西门城根的碉堡旁休息。惨淡的阳光照着地上血淋淋的尸体,阴森恐怖。这时,日本鬼子解开成本华身上的绳索,成本华知道要杀她了,但她毫不畏惧地轻轻活动一下麻木的双臂,理了理凌乱的头发,然后面朝太阳,双手交叉地抱在胸前,轻蔑地微笑着,从容面对死亡,并让记者给她又拍了一张照片。拍完后,几个日本鬼子就用刺刀发疯般地刺杀了成本华。
冷云,原名郑香芝,是东北抗联的“八女投江” 的带头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佳木斯从事秘密抗日活动。1935年在桦川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冷云参加东北抗联第5军。毕业后以教师身份做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1938年10月,以冷云为代表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战士,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弹尽援绝,毅然投入滚滚江水,为国捐躯。
1938年10月2日,冷云等人随部队行军到达牡丹江支流的乌斯浑河边,这条河的名字按满语翻译是“汹涌浩烈”,此时又正值秋后涨水。部队在河畔露营后,因寒气袭人燃起几堆篝火,冷云等人在火堆旁相依偎着入睡,年仅13岁的女战士王惠民还把手放在她怀里。此时日伪在人迹罕至的山林中到处布置了侦察炊烟和火堆的守望哨。他们燃起的几堆篝火被10公里外的奸细发现,后半夜,日军熊本大佐便指挥一千多人包围过来。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敌人,急忙向外冲,冷云率女战士猛烈向敌开火以殿后掩护。大部队冲上几百米外的柞木岗脱离了险境,却见八个女战士在岸边被包围,三次派人回救都被敌密集火力阻住。这时有人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同志们,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敌寇从喊声中发现被围的都是妇女,便想抓活的。战友们听到枪声不久便停息,接着传来敌人的怪叫,显然女战士们已打完子弹,日伪军也停止射击冲上来。突然,河边响起几声爆炸,这是冷云她们向近前的敌人投出的最后几颗手榴弹。硝烟散后,一幅壮烈的图景出现——八位女战士搀伤相扶,一起步入寒冷刺骨的江水,随即消失在汹涌的波涛中。
八女投江雕像。
1938年10月10日,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在顽强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战斗中投江殉国,表现了中华民族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她们是第2路军第5军妇女团的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1986年9月7日在牡丹江市举行“八女投江纪念碑”奠基典礼。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的康克清为工程奠基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2009年9月14日,她们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伊雷娜·森德勒在纳粹德国占领德国期间拯救了2500多名犹太儿童,被后来广为人知的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救出的犹太人要多一倍以上。波兰政府授予她“国家女英雄”称号。波兰儿童向她颁发微笑勋章,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由儿童颁给成年人的国际性奖项。这位“女辛德勒”却说,“我只是做了平常的事情。”
森德勒1910年出生于距华沙不远的小城奥特沃茨克,她的父亲是一名医生。父亲从小时候便教育森德勒,尊重任何种族、任何社会阶层的人。
1917年,森德勒一家所住的地区爆发病疫,她的父亲坚决留下来照顾病人,最后不幸遭传染死亡。他去世前告诉森德勒:“如果有人落水,你必须跳下去救人,即使你不会游泳。”那一年,森德勒7岁。
森德勒生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只要有人落水就要去救,无论落水者的信仰或是国籍。”
智勇双全
1939年9月,纳粹德国开始入侵波兰。几个月后,纳粹分子把约50万名犹太人强行赶入华沙的犹太人隔离区,并在犹太人隔离区四周筑起高墙。高墙内,犹太人开始忍受饥饿和疾病的双重煎熬。
当时身为社会福利工作者的森德勒加入秘密组织“援助犹太人委员会”,并受命领导一个拯救犹太人儿童的小组。
她化装成护士,以预防传染病为借口进入犹太人隔离区,告诉那里的犹太人,纳粹正在计划把他们转运到一座集中营,劝说犹太人父母让她把孩子救出去。
森德勒后来回忆说,拯救孩子时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劝说犹太人父母相信一名非犹太人。她当时是一名年轻母亲,清楚母子离别感受。许多父母问森德勒,他们为什么要相信她。森德勒回答说:“你们不应该相信我,但你们别无选择。”
获得信任后,森德勒与朋友们把孩子偷送出犹太人区。他们有时通过下水管道把孩子救出,有时用手提箱或垃圾桶把孩子运出,有时用救护车把孩子接走。一些孩子不愿离开父母,坐车时哭闹,森德勒就在车内放一只狗,让狗叫声掩盖孩子哭声。
森德勒把逃出的孩子安置在非犹太人家庭中,并为孩子伪造新身份。
英勇不屈
森德勒的行动不幸被纳粹秘密警察发现,她于1943年被捕。
纳粹秘密警察为从森德勒那里得到获救儿童名单,在接下来3个月内毒打和折磨森德勒,他们甚至用锤子和老虎钳砸碎、夹碎森德勒的腿骨和脚骨。后来,森德勒一直需要拄拐或坐轮椅。
森德勒自始至终没有屈服,未向纳粹警察透露半个名字。
纳粹警察决定处死森德勒。所幸在行刑前一刻,森德勒所在地下组织买通一名德国军人,这名军人把森德勒列入已被行刑者名单。次日,德国纳粹大肆传播森德勒已遭处决的消息。但他们最终还是发现受骗,把那名释放森德勒的军人派至前线作战。
森德勒自此过上东躲西藏的生活。即便如此,她仍以任何力所能及的方式,帮助拯救犹太人。
瓶中生命
与挽救千余犹太人的德国商人奥斯卡·辛德勒相似,森德勒也有一份名单。
她当年救出并安置犹太儿童后,不愿这些孩子就此与亲生父母隔绝。她把孩子们的姓名和真实身份写在香烟盒纸或手纸上,装入玻璃瓶子,把瓶子埋在朋友家中的一棵苹果树下,希望日后可以再次找到那些孩子,告知他们的真实身份。
二战结束后,森德勒挖出儿童名单,想让他们与家人团聚。然而,那些孩子的父母几乎全遭纳粹杀害,
所幸一些孩子在欧洲有亲属。尽管森德勒竭尽全力寻找那些被她救出的孩子,但仍有四五百人下落不明。
当美国4名高中生1999年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到森德勒的事迹时,这份“森德勒的名单”让他们极为感动。他们编写了一出戏剧,名为“瓶中生命”。这部戏剧先后在美国、加拿大和波兰等地上演数百场,并受到媒体关注。
1942年底,苏联红军第25步兵师的中尉柳德米拉·帕夫利琴科,只有25岁的美丽姑娘,早已跻身苏德战场最致命的狙击手之列,被她击毙的敌军至少有309名。当时,德国人甚至架起大喇叭喊话:“柳德米拉,到我们这边来吧。我们会给你吃不完的巧克力,提拔你当官。”发现收买不成,敌军又百般恐吓,称要把她“撕成309块碎片”。后来,她在苏联海军供职,并晋升少将,1974年10月逝世。据报道,她也是射杀人数超过300人的25名著名狙击手中唯一一名女性。
柳德米拉1916年6月12日出生在乌克兰贝里亚·特沙科夫一个小村庄。孩童时代柳德米拉是成绩优良的好学生。九年级时搬家到了基辅。后来她在基辅找了一份工作,常常参加一家射击俱乐部的活动,很快她成了一个神枪手。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时,24岁的柳德米拉是基辅国立大学主修历史的学生。和许多同学一样,柳德米拉报名参加红军,她近乎标准的女军人仪表赢得了招兵官员的亲睐,她希望拿起步枪到前线直接打击敌人。招兵军官笑着问她知道多少步枪知识,柳德米拉马上熟练做出举枪瞄准射击动作。招兵军官仍试图劝说柳德米拉作一个战地护士,柳德米拉拒绝了。最终,柳德米拉参加了红军,到25步兵师当步枪手。
1941年8月,第25步兵师奉命保卫位于巴亚耶夫卡附近一个重要山头。在巴亚耶夫卡附近一个村落,柳德米拉获得了她的头两个战果。柳德米拉和一个观察兵一道出击,武器是1枝带P.E.4倍瞄准具的7.62毫米狙击步枪,5发弹仓,初速每秒2800英尺,有效射程600码,二战最好的狙击步枪之一。在敖德萨作战的两个半月里,柳德米拉共击毙187个敌人。当敖德萨无法坚守苏军独立濒海集群撤往塞瓦斯托波尔。柳德米拉1942年6月被德军迫击炮弹炸伤。最高统帅斯大林命令柳德米拉乘潜艇撤离塞瓦斯托波尔。这时她的战果已达击毙309名,柳德米拉随即被塑造为了不起的女英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柳德米拉访问了美国,成为第一个被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接见的苏联公民。随后柳德米拉在美洲继续访问,她来到加拿大,在演讲里讲述自己的经历。回国后,晋升近卫军少校的柳德米拉从未参加战斗。1943年10月25日,她被授予苏联英雄的荣誉称号和金星勋章。
战后1945年至1953年间,她在苏联海军供职,晋升海军少将军衔。柳德米拉从海军退役后,在苏联军事支援辅助委员会供职。1974年10月10日,柳德米拉逝世,年仅58岁,安葬在莫斯科一所公墓。
 
[上一篇: 人民日报:反恐,要认清“极端”何以“极端” ]    [下一篇: 貴陽:五個老兵的精彩人生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