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是我父亲一生的写照

来源: 赤子杂志社   发布时间:2014-06-10

浏览次数: 1327
为人民服务是我父亲一生的写照
访开国功勋滕代远之子滕久明
文|刘济华 谢德 徐雅维


    滕代远,中国工农红军早期创始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领导者之一、新中国人民铁路事业的奠基人。他出生于湖南省麻阳县,1924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7月,与彭德怀、黄公略等领导平江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任军党代表兼第十三师党代表,参与领导开辟湘鄂赣边革命根据地,曾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1934年夏,到苏联出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并入列宁学院学习。

    1937年任中央军委参谋长。1942年,任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参谋长,参与指挥部队反击日军“扫荡”和“蚕食”。1944年与副参谋长杨立三提出开展增产节约的“滕杨方案”,在机关部队推行,为战胜严重困难,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参与指挥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内线进行反攻作战,领导人民武装建设,并指导军工生产。1948年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参与组织指挥邯郸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铁道部部长。后兼任铁道兵团司令员、政治委员,领导军民恢复铁路交通,为保障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为铁道兵的创建和人民铁道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著贡献。1974年12月1日在北京病逝。

    怀着对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国功勋滕代远的敬仰之情,我们采访了滕代远之子滕久明。滕久明退休前曾任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部局长,大校军衔。我们从滕代远谈起,他对父亲的历史是那么的了解,凡涉及到父亲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他都有很深的研究。交谈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他不以父亲是元勋而炫耀,言语透着朴实,不难看出老一辈革命家滕代远的优良品质在滕久明身上的传承。

发表檄文 号召青年革命

    1924年,他和当时的一些进步学生共同成立了“麻阳新民社”。其宗旨是改造家乡麻阳。创刊《锦江潮》,是当时进步青年向家乡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他曾发表多篇文章呼吁青年们勇敢地起来革命,为推翻封建军阀势力,赶走帝国主义而斗争。

    我父亲自幼好学,为了学习家里曾发生了一场风波。我们是个有20口人的大家庭,当时爷爷支持他升学,父母也同意,可大伯父滕国梁坚决不同意。大伯父说:“代远外出读书,上有老,下有小,且父母身体又不好,谁来负担?如果硬要去读书,那就分家。”但让我父亲放弃读书,他心有不甘,爷爷见此局面,表态分家,平息了这场家庭纠纷。

    1924年,在中央湘区委原陈佑魁的倡导下,滕代远、滕代胜、滕代顺和当时的一些进步学生共同成立了“麻阳新民社”。其宗旨是改造家乡麻阳。随后,《锦江潮》创刊,这本刊物成了当时进步青年研究学习心得,讨论国家大事,向家乡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1924年10月,我父亲加入中国共产党。在1925年,他写了《中国的现状》一文,他在文中惊呼:“若是吾国人还是迷醉不悟,不速图自强,眼看大好的河山,就要沦为异域了。时至如今,要想中国富强,要救中国危亡,唯一的方法便是全民中大家联合起来,干预国政,干预革命的事业,把民治的障碍物——资本帝国主义和国内军阀打到,然后中国的政治才能跑上轨道,教育实业才有振兴之可言。”这篇文章在当时发表后引起了很大反响。随后他还发表了《读书为什么》一文,呼吁青年们勇敢地起来革命,为推翻封建军阀势力,赶走帝国主义而斗争。

   1926年,他来到长沙,以教书为掩护,用茶馆、读书等形式,从事秘密的农民运动的组织工作。1927年12月,毛泽东考察长沙的农民运动,在父亲的陪同下,毛泽东对长沙农民运动作了很高的评价。他领导的农民运动把长沙闹得天翻地覆,敌人威风扫地,闻风丧胆,创造了几千年来未曾见过的人间奇迹。

平江起义:红旗飘扬平江城

    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动了震撼全国的平江起义。这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危机关头发动和领导的又一伟大壮举,沉重打击了当局的黑暗统治,为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也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平江起义创建的红五军,在彭德怀、滕代远率领下,冲破敌人重重围堵,主力于1928年12月到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红四军胜利会师,为人民军队创建发展增添了一支劲旅。

    1928年,当时父亲身为中共湘赣鄂边区特委书记,辞别了湖南,来到了平江。他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这是他第一次看到比自己大六岁的彭德怀同志。因为我父亲领导过学生运动、农民运动,所以他这次是湖南省委派去的,彭德怀负责军事进攻,消灭反动武装,我父亲负责建立地方党组织,邓萍负责宣传。由于7月19日黄公略事先有动作被反对派发现了,反动派准备下手抓人。当晚,一团党组织举行紧急会议,决定起义时间提前一天,定在了22号中午1点休息时间,彭德怀、滕代远率第一团在平江城举行起义。平江起义的经过是这样的:22号下午1时许,平江县城内军警官兵午睡正酣,800勇士越过浮桥,向县城发动进攻,战斗不到两个小时,就全部解除了城内反动军警2000多人的武装,缴获步枪1000余支、子弹100万发,活捉了作恶多端的县长刘作柱等反动分子200多人。起义部队顺利地占领了平江县城,红旗飘扬在平江城上空。起义的当天,举行了庆祝胜利大会,并宣布工农红军第五军的正式成立。

    在平江起义后,因为我父亲经常跟国民党、地主老财打交道,又有对于党的组织恢复建设的经验,所以起义后他的重要职责是负责改造这支军队。这支军队原是国民党军队,大概有两千五百多人。他改造这支部队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因为这支部队都是从旧军队转过来的,所以中间很快就发生利益矛盾了。这里有叛逃的,有裹着钱逃走的,有要暗杀彭德怀的,还有叛变的等等事情发生。我父亲不断总结经验,采取多种方式:一个是加强党的组织,加强党的领导,相继各自建立党支部。二是发展新党员,把一些在起义当中表现比较好的,跟共产党靠的比较近的吸收进来。第三个就是把一些经过锻炼的在作战中比较勇敢的提为连排长,把原来那些跟着国民党的不可靠的更换掉。第四个就是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强政治建军,加强党的领导,巩固这支部队。这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改造后的军队在思想上,战斗力上都有了质的提高。

井冈山突围:生有两翅的神兵

    新生的红五军从平江撤出后,即转入井冈山进行游击战争。经过朱德和毛泽东占领井冈山一年来,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权。红四军、红五军的会师壮大了湘赣边界的革命力量,国民党反动局为之一惊,对井冈山发动了数次“会剿”。1929年初,湘赣联军30000余人发起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会剿”,兵分五路进攻井冈山红军约5000人(并有伤病员及军属1000多人)。

    新生的红五军自从平江撤出后即转入极为艰苦的游击战争。1928年8月下旬,彭德怀和我父亲率领主力部队向井冈山方向前进,一路上边打边走,历尽艰辛,经过艰苦作战击退敌人无数次堵截,最终成功率领部队于12月10日到达宁冈与红四军主力胜利会师。

    红四军红五军会师壮大了革命力量,国民党为之一惊,随即对井冈山发动了数次“会剿”。1929年,蒋介石发动了规模较大的第三次“会剿”,调集24000人的兵力,兵分5路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剿杀。他们企图是要摧毁这块红色根据地。当时国民党的兵力相当于红军兵力的五六倍,由于力量对比之悬殊,可想而知这次战役的艰难程度。

    面对这种情况,当时红五军有一些干部和同志主张撤离井冈山,但我父亲和彭德怀坚持要守井冈山,他们为什么要守?一是因为井冈山当时是一面红旗,国民党全国范围屠杀共产党,而只有井冈山是共产党武装占领着,也只有这地方红旗还竖立着,所以他们一致认为这面红旗不能倒。二是因为我父亲从大局角度考虑,守山可以吸引并分散国民党的军队,减轻红四军下山向赣南行进的阻力。所以从以上两点来考虑,我父亲勇敢的担当起保卫井冈山的重任,并决定誓死保卫井冈山。随即他们采取各种防御工事和很多战略战术,但由于敌人是里三层外三层,红军被敌人重重包围,再加之井冈山环境如此恶劣,所以防守极为困难。

    1929年1月25日,彭德怀和我父亲在茨坪召开了誓师大会,大会提出与“敌人血战到底,誓死保卫井冈山”的口号,这坚定了全体军民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由于战斗危急,他们决定先进行井冈山突围,在无人走过的险山深壑中艰难前行。经过十多天的迂回激战和长途跋涉率领部队终于到达赣南于都县界,并在当晚他们就消灭了一营敌人,活捉了县长。因此当时赣南的居民都说,彭德怀和我父亲是生有两翅的神兵。

    战争胜利后,我父亲离开了于都,在1929年4月8日召开会议,他决定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发,击溃敌人,在于5月初顺利到达井冈山。之后我父亲动员广大群众重建了井冈山根据地,这块根据地从此就牢牢的掌握在了红军的手中。

攻打长沙 浏阳胜利会师

    1930年,他们决定攻打长沙,这次战役持续不到一个小时,他就率领部队迅速占领了长沙省城,成功实现了浏阳会师,取得了自广州武装起义后第一次夺取省城的胜利。当时震动之大,连苏联共产国际都知道了。1934年7月,他被中央派赴苏联出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

    1930年5月,红5军扩编为红三军团,我父亲担任军团总政治委员。当时红三军团的任务是攻打武汉,但因为武汉城坚难攻,他们就考虑攻打长沙。之后会师长沙再图武汉。1930年7月,我父亲和彭德怀决定要占领长沙城,这次也是敌我力量悬殊太大,我军正式红军部队不过1万人,而敌人人数在25000以上,枪支弹药也远远超过我军,但这次他们制定了让敌人防不胜防的策略,所以不到一个小时就迅速占领了长沙省城,之后取得了浏阳会师,实现了中共中央争取在一省首先胜利的目标,取得了自广州武装起义后第一次夺取省城的胜利。

    红军在第一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真正把省城拿下来就是红三军团,因为红一军团当时把南昌包围了但没有拿下来,但红三军团这次是迅速占领了长沙省城。这在当时震动很大,连苏联共产国际都知道了。1934年7月我父亲被中央派赴苏联出席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我父亲开完会议一回国主席就跟他说:“中央委任你为军委参谋长,前边不带总字,不是总参谋长,和我一起管八路军,新四军。”我父亲说那我干不了啊,毛泽东说这事就这么定了。

    另外红三军团参加了数次反围剿战斗,和红一军团一样是红军主力,战功赫赫。红一军团从福建作战回来后,红三军团又组成东方军攻打福建,快打到南平福州了,国民党军招架不住了,派人来求和,跟红军谈判说:“别打了,我们打不过。”所以红三军团当时在福建战功赫赫,打的敌人闻风丧胆。

    我父亲当时担任了红一方面军副总政委(总政委是毛泽东同志)兼三军团总政委,从此我父亲就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工作。

第五次“反围剿” 获二等红星奖章

    周恩来高曾度评价东方军,认为东方军“开创了我们中央军的新纪录”。他赞扬其“能适应情况变动,在不违反这个意图下,发扬其机断专行的能力”,“遂行战斗任务”。由于“领导红军长期斗争,极有功勋”,滕老获得了中央革命委员会授予的二等红星奖章。

    1933年5月31日蒋介石策划部署对中央根据地的第五次围剿,当时我父亲是刚被任命东方军政治委员,面对敌人的新一轮攻击,他先是在会上做了政治鼓舞,当时采用的是由北向南的进攻路线,他因连日指挥战斗十分劳累以至病倒,并多日未能痊愈,但他仍继续坚持作战,并和彭德怀向中革军委提出改变作战方案的建议。

    这个建议立即获得了中革军委的肯定和批准,所以他们当时立即发出《关于夺取连成的行动命令》,以朋口为进军突破口,采取“围点打援”战术,各个击破,乘势夺取连成。这次战役东方军共歼敌一个旅三个团,俘虏敌旅官兵两千多人,缴枪两千多支,军粮1500多担,胜利的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作战任务。周恩来高度评价了东方军的这次战役,认为这是“开创了我们中央军的新纪录”。他赞扬东方军“能适应情况变动,在不违反这个意图下,发扬其机断专行的能力”,“遂行战斗任务”。我父亲也因“领导红军长期斗争,极有功勋”,获得了中央革命委员会授予的二等红星奖章。

解放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

    自从担任铁道部长后,他每天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每天工作都在十五六个小时之上,在短短几个月内他们就修复了津浦、平汉等主要干线,大大支援了解放战争。他参加过多次护送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重要领导人的专列任务,都未出任何问题,圆满完成。
1948年,我父亲刚接管的铁路,设备落后再加上战争破坏,许多路段和桥梁被毁,这给全国恢复铁路运输,支持大军南下,消灭蒋家王朝带来了很大困难,这年11月周恩来在西柏坡约见了我父亲,传达了中央组建军委铁道部的决定,当时我父亲感到责任重大,当时就写下了“办好人民铁路”六个字。我父亲当时为铁道部部长,率领全体职工和铁道兵提出了“解放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军用物资就送到哪里”的战斗口号,他每天不分白天黑夜的工作,每天工作都在十五六个小时之上,所以在短短几个月内他们就修复了津浦、平汉等主要干线,大大支援了解放战争。

    毛泽东第一次访苏,是总理亲自交代,由我父亲负责安全送离毛泽东出境,一路上,毛泽东经常会问一些和铁路有关的情况,我父亲便一一回答。毛泽东说:“滕代远,原来我们熟悉的事要放一下,我们不熟悉的事现在要熟悉,要接手了,所以你要带头学习,学习新的东西。”在毛主席访苏的路途中也发生一些事,比如敌人在铁轨上放置的手榴弹和炸药包之类的,所以一路也是很危险,在加之主席出访是秘密的,不能走漏出半点风声,所以深感责任重大,全程竭尽全力保护毛主席的安全。之后我父亲还参加过多次护送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重要领导人的专列任务,都未出任何问题,圆满完成。

    1949年,铁路已经被人民接管, 我父亲组织有关人员草拟了铁路路徽图案,他说:“现在的铁路归人民所有,这路徽应体现为人们服务的宗旨。”我父亲最终了确定了“人字铁路”路徽,这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批准,该路徽一直沿用到今天。

    从1953年起,新线建设迈开了大步。一个个工程开始了,一条条铁路在延伸。每一项工程都同我父亲的心联系在一起,每一条铁路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建设新铁路,一向是我父亲的追求。在他心目中有一个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的宏伟设想,这就是:联结华北、西北、西南三大行政区间的交通动脉;增强沿海国防铁路;增辟中苏国际通道;联络重要工矿地区及森林的铁道。他经常到新线工地检查指导工作,正当他在铁路战线大显身手的时候,却因病不得不离职休养,但是,他仍然关心着国家的铁路建设,在身体好转的情况下,坚持半天上班处理公务。

临终遗嘱“服务”二字

    他为民族革命了一辈子了,为人民服务了一辈子,他留下的遗书却只有两个字:“服务”。

    由于长期的劳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的忧郁,使得父亲身体越来越差,不得不住进医院治疗。住院期间,是我弟弟陪同的。父亲看到我弟弟有时候没事,就说:”你是大小伙子,站着干什么?“ 意思是让他帮着护士干些力所能及的工作。1974年11月30日,母亲带着孩子到医院探视,那时候父亲因为面瘫已经不能说话了,就用手在纸上写。第一次写的看不清楚,我弟弟说你慢点写,第二次写出来以后一看是”服务“两字,弟弟说你是不是要我们为人民服好务?我父亲点了点头,这就算是他的遗嘱。为人民服务是我父亲一生的写照,他革命了一辈子了,为民族服务了一辈子,所以他留下的遗书没别的,就这两个字。第二天,父亲与世长辞,离开了我们。

家风:艰苦朴素 低调做人

    家风我觉得不好用几句话来概括,总的来说一是艰苦朴素。因为父亲平时穿的衣服都是洗的很旧,一种是铁路制服,二是便服。他经常穿便装,重要的节日,像参加国家的庆典,国庆招待会,出席一些招待外国领导人的公务活动,他穿的是定制的服装。所以我们也受影响,我和我弟弟都是老大衣服老二穿,衣服破了打上补丁也愿意穿出去,我们觉得穿着补丁艰苦朴素很光荣,所以这点我们像我父亲,我父亲有些衬衣上边还有补丁,但我还穿着,都还留着。

    二是低调做人。我们从来不在外面讲自己是干部孩子,我父亲给我们填的档案履历表,他的职务写是职员,不写部长,他也要我们填写职员子女,就是要打掉我们的优越感。关于这件事情,我举个例子,我当时在八一小学上学,有几个小孩子互相比父亲官大官小。孩子之间的谈话无意间让我父亲的秘书听到了,秘书回来跟我父亲反映了,我父亲感觉到在干部子弟学校上学不好,怕我受影响,就把我给调到地方普通小学了,再不受这些影响。当时我不理解,我不愿离开我那些伙伴到一个生疏的环境里,谁都不认识,心情很不舒畅。后来理解了他的苦心,这对我的成长还是有利的。

    三是为人民服务,这也是我父亲的临终遗言,为人民服务是我父亲一生的写照,我们一直恪守谨记,并身体力行。父亲解放后就转到铁道部任职,是新中国的第一任铁道部长,母亲也在北京铁道部门工作。记得在考大学填志愿前,父亲特意把我叫到跟前,希望填报铁道方面的大学,而我的愿望是当军人,最终还是报考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记得当父亲的秘书拿着录取通知书到家里来时,父亲正在菜地浇水,第一个接过通知书,一看是“哈军工”,用高兴而略带遗憾的语气嘱咐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四弟滕久耕入伍是在原国防科委辖下的一个部队,在戈壁滩当过炊事员养过猪。有一次跟车装运器材,不慎从车上摔下,脑骨碎裂,昏迷不醒,病情危急,被送往西安军医大学抢救。部队领导当时还不知道四弟的身份。后来通知家里后,父亲才派秘书去看望了一下,并嘱咐不要给组织提任何条件。好在四弟大难不死,病情逐渐好转。此后,他还被被评为全军“雷锋式的好干部”。


                                                      
编辑|屈晓轩
 
[上一篇: 史小刚的长征不了情 ]    [下一篇: 38位上将中50后已达33位,他们都是哪里人?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