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承名门 德艺双馨

来源: 赤子杂志社   发布时间:2014-07-16

浏览次数: 1114
师承名门 德艺双馨
——访著名画家蒲承恩老师
本刊记者|闫帅朋
蒲承恩简介
蒲承恩,1955年出生于河北邯郸。自幼喜欢绘画,为书画界和鉴赏界泰斗陈岩先生的入室弟子。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画院理事,中国国际名人艺术家联合会理事,中国乡土艺术协会文化艺术办公室特聘书画师,涵墨轩艺术馆职业画家,大中国书画院签约画家、客座教授。曾多次拜会黄永玉、卢禹舜、崔如琢、何家英、史国良、范阳、淮南子、何志远、张送涛等大家,与他们交流与探讨画技和画艺,并得到了他们的肯定和赞赏。
 
初次与蒲承恩老师相识,是在世界华人联合会举办的一次笔会上,当时蒲老师正在作一幅山水画,只见他笔酣墨饱,一气呵成,可谓至矣尽矣,围观者不禁叹为观止。他的画作意境深邃又不失灵动,远观富有层次,近看细致入微。我顿生采访之意。
数日后,蒲老师在百忙中接受了我的采访。
走进蒲老师的办公室,蒲老师热情的与我们握手,然后便忙着为我们打开空调。这一切让我们倍感亲切,像是多年的朋友一样,我们很自然的和蒲老师聊开了。
师出名门   一鸣惊人
蒲老师首先给我们拿了一本书——《往事丹青》,作者是陈岩老先生。陈老先生是当今书画界和鉴赏界的泰斗。国家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陈履生对他的评价是:“他的气韵,他的笔墨,他的神采,正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核心价值。”蒲老师说自己当初也是从事鉴赏工作的,久而久之就认识了陈岩老先生,以致相交甚深。陈老先生知道他有很好的鉴赏力,却不怎么提笔作画。一次偶然机会,几位朋友在颐和园小聚,陈老先生亲自开口,有意收蒲老师为弟子,蒲老师虽受宠若惊但自觉画技欠佳,于是就婉拒了。当时在场的还有香港资讯台总编阮次山先生,后在阮先生的劝说下,蒲老师正式拜师,成为陈老先生的入室弟子。
谈起恩师,蒲老师一脸的自豪,他说很庆幸能拜在恩师门下,无论在绘画还是在做人方面,都受益良多。“我师傅不会教你怎么画,只教画理,具体怎么画看自己。师傅说学会了画理,画什么画都不在话下了。”蒲老师得天独厚的自身条件,加之陈老先生不拘绳墨的教法,造就了他精湛的画艺。陈老先生曾给予他这样的评价:“学画进步特别快,没想到别人画画几十年都取得不了的成就,他几年时间就做到了。做人特别实在,没有坏心眼。”看来陈老先生心中自有一杆秤,天分好的同时,个人品质也很重要。由于蒲老师画技进步很快,在他跟随恩师学画第10个月的时候,就接到了恩师布置的任务。当时距离陈老先生会馆开业不到一周,陈老先生让他在这短短的几天里交出5幅作品。蒲老师按时超额完成了任务,共创作了7幅画,其中有6幅被恩师选中参展,值得一提的是,会馆开业时展出的只有齐白石和蒲老师的画作。陈老先生对蒲老师的认可与激励由此可见一斑。
名扬中外 虚心学习
在采访过程中,蒲老师很少提及自己取得的成就,虽然蒲老师在业内已经有了很高的认可度,他曾多次拜会黄永玉、卢禹舜、崔如琢、何家英、史国良、范阳、淮南子、何志远、张送涛等大家,与他们交流与探讨画技和画艺,并得到了他们的一致肯定与好评。2013年的中美文化周,李小林、周本顺、徐匡迪带队前往美国,在随行挑选的100幅作品中,唯有蒲老师的作品被世界联盟组织评为金奖。在东莞举办的纪念习仲勋100周年的活动上,只有蒲老师的两幅画被深圳市和东莞市选中作为公共场所用画。 
蒲老师擅长画山水,在技法上继承了陈岩老先生的积彩画法。当谈到对已取得的成就的看法时,蒲老师说自己取得今天的成绩没什么可自豪的,由于先学了多年画理,心中已有线条,因此下笔就是乱柴皴笔法,再加上恩师的指点,画作得以受到大家的肯定。他认为虚心是自己取得现有成就的关键原因,一个画家要想进步,必须听得进逆耳之言,不能固步自封,只有谦虚才能进步。他称自己学画到现在也还只是个开端。我们笑问,“您给自己的作品打多少分?恩师给您打多少分?”他也笑着回道,“我自己打60分,只能算及格,还有许多需要进步的地方;恩师打得比较高,80到90分之间。”边说还笑称,师父过誉了。其实蒲老师读书只读到四年级,其中有书本的只有一年,文革后他自学考取党校,拿下大专文凭。我想他能有今天的成就,与他执着钻研、谦虚学习的态度是分不开的。
热心慈善 以诚待人
蒲老师除了作画,也非常热衷于参加慈善活动,他把参拍的作品所得全部捐献给慈善机构,如中国儿童慈善基金会、儿童基金、中国善基金等,希望为社会尽自己一份力量。在采访过程中,有电话打来邀请蒲老师参加本月16号举行的一场慈善活动,虽然蒲老师有公司装修的事务缠身,但依旧欣然应允。挂了电话,他坚定地说,慈善的事情,再忙也要去。我们发现摆放在书架上的几本荣誉证书中就有一本是关于参与慈善的,是感谢蒲老师将作品拍卖所得的20000元全部捐赠。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慈善事业在他心中的地位以及他对慈善事业的热心。
蒲老师评价生活中的自己:心直口快,对别人没有戒心,相信周围人都是好人。也因为真性情,使得蒲老师结交到了许多挚友,这些挚友令他感动,比如平常生活中一些他自己都注意不到的事情,会有朋友帮他惦记。陈老先生对他带过去的朋友都欣然接待,因为相信这些人都和他一个性子。在采访中,他几次提到了“但存平等心,所作皆无忧”,这句话,他一直记在心里,也一直在践行,。采访期间,无论取画、挂画、展画,他都亲力亲为,一点没有大画家的架子。
评价他自己过去的几十年,蒲老师引用了一句古诗:“向来回首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对于今后的生活,他希望能作自己的画,自娱自乐自在;参加笔会,与名家畅谈交流;浏览名山大川,积累画作素材。
采访最后,我道出了自己的疑惑:您跟蒲松龄有关系吧?蒲老师点头,“对,我们家和蒲松龄是一脉。”原来蒲老师竟有如此深厚的家学渊源啊!
                                                                                                                                                                                                                                                                     编辑|喻丽蕊
 
[上一篇: 舒体传人——齐延庆 ]    [下一篇: 杨霞:用画笔点燃梦想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