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丹青彪史册 春华秋实铸辉煌

来源: 赤子杂志社   发布时间:2013-05-29

浏览次数: 1249

本刊记者/贾淑红

稀世珍品展风采

    连绵起伏的燕山山脉,像一条舞动的巨龙润泽着这片美丽富饶的京城大地,造就了绚丽多姿的首都神奇景色。在这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的燕山脚下,冉冉地升起了一颗耀眼夺目的中国书画之星——李化民先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记者有幸采访了中国国际经济文化艺术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艺术中心会员、中国画报社会员、中国书画研究社社员李化民先生。他一生致力于书法,绘画师从刘泽先生,与启功先生常相来往,深得大师们的教诲和关心。他的书法出唐入晋、博采众长,楷书习学颜真卿、华士奎,行书习学王曦之《兰亭序》,字体端庄稳重,飘逸中带着清雄,独具一格。启功先生评价其“可谓第二苏东坡”。李化民先生犹以榜书见长,在绘画上主攻梅兰竹菊四君子图,以梅见长、别有风韵,如今被人们赞为一代名流。他的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奖,台湾、韩国、日本、大英皇家博物馆均有珍藏。

    当日,记者在几位书画名家的陪同下,一起去拜访李化民先生。眼前的李老虽年近七旬,但看上去精神矍铄、气度不凡。打过招呼后,李老带我参观他的作品。记者深深地被他的每一幅作品吸引着,细细地品味着它们的艺术风格和独到之处。只见有的作品风格凝重,行笔浑穆;有的作品曲丽古雅,潇洒灵动;还有的作品揖让流畅,结体清奇。每幅作品都典雅中寓俏丽,透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记者沉浸在一种浓浓的文化氛围之中,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

壮志凌云写春秋

    出身书香门第、文化世家的李化民先生,1961年开始,跟随家族中的四太爷学习中国书画艺术,迄今已有52个春秋。他在得天独厚的家族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受到良好的熏陶。他的书法作品传承了中国书法界多位著名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赵孟頫的书法风格;行草学习了王羲之和王献之的技法。总之,李化民先生的书法以写行草为主,兼写曹全碑、张迁碑、华山碑、石门颂碑和乙瑛碑的五体隶书。行书尤以欧体见长,并且已经写了22个年头。李化民先生以北京人质朴、善良、顽强、勤奋、执着的秉性继承着、诠释着、弘扬着中国数千年来生生不息的书画艺术,再现了中国书画艺术的永恒魅力。
 




《傲骨图》

梅红数点报春开

    李化民先生最擅长画梅花,他传承了梅花大家王成喜和吴长硕梅花绘画之技法,并在此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常采用“品字型”构图法的万能构图法画梅花。一朵朵绚丽的花朵花团锦簇、竞相绽放、分外妖娆;一大一小,一浓一淡,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并加以山石点缀其间;着色冷艳、含苞怒放,骨干古朴沧桑、雄劲有力;姿态万千,形态各异。同时,他画梅花时将牡丹的画法和技艺融入其中,自成一格。他用心作画,将梅花画得有力量、有风骨、有精神、别具特色,将梅花秀丽、挺拔的优美姿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充分反映了他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发自心灵深处的声音。李化民先生说:“我之所以喜欢画梅花,是因为它能给人一种坚强不屈、大气磅礴、气势威严之感。”笔者跟随李老的讲解观赏了几幅梅花作品,其中雪中的梅花配以一轮明月,不仅充分展现了傲雪寒梅的风采,而且还突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思想;风中的梅花不畏严寒、依然绽放,花朵浓艳相宜,给人以香飘四海的别样感觉,体现了梅花迎难而上的精神风貌;清新淡雅的古梅,盘根错节,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精神力量之所在。
 



《梅花香自苦寒来》

    “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等人文寓意,位列国画题材“四君子”之首,亦是寄物抒情的“岁寒三友”之一。自古以来,歌颂赞美梅花的诗句不绝于耳。而南宋诗人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佳句,把梅花推到了群芳之首。李化民先生笔下的梅花,红、黄、白各色皆备,美妙可人,姹紫嫣红,有火炼金丹之称的红梅花,有贵妇人之称的黄梅花,有洁白无暇的白梅花,红的似火焰,黄的似金子,白的似玉石。

    枝干铁样苍劲,虬曲铮然。正如董必武在《题画墨梅》中所题咏的那样“花寒不落墨常新,劲挺疏枝最有神。”李化民先生所画的梅花枝干,着墨并不繁杂,疏枝劲挺,往往以少胜多,笔墨到而神韵至。寥寥几笔就能把傲霜斗雪的梅花特性展现得淋漓尽致。那些个盛开的梅花,在他的笔下疏密相间、繁简相宜;有的挤挤挨挨、热闹喧哗;有的单单散散、自在悠闲。红梅,争奇斗艳;黄梅,淡雅中又蕴涵有几分娇艳;白梅,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而白梅更是神来之笔,不需要艳彩来修饰,不需要重色来妆扮;枝干亦墨,花骨朵亦墨,但同样的墨色,一经浓淡干湿虚实之变化,就多姿多彩起来;它的白梅形神皆备,摄人心魄,是难能可贵的上乘之作。
 

 

《平安竹》

竹韵悠悠话亮节

    古人曾把傲竹、腊梅、孤松称为“岁寒三友“,是蕴含着深刻道理的。我国著名画家李苦禅,在画竹的同时写诗赞竹道:“未出节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他崇尚一个人要向竹子那样有气节。董必武同志也曾作诗赞竹:“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

    李化民先生特别擅长画墨竹。清代郑板桥《竹石》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充分体现了竹子的高风亮节,把竹子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写得淋漓尽致。李化民先生墨竹作品中的书法用笔融入了真、草、隶、篆四种风格。他用墨浓淡相宜,又参以阴阳变化,同时还配以石头和松树来渲染气氛,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李化民先生尤以画露竹见长,露竹是指早上的竹子。

    他说:“我酷爱画露竹,是因为露竹体现了君子谦谦的品格和做人的准则。”李化民先生

    画的露竹,叶子浓密时密不透风,叶子稀疏时疏能走马。他还画“风竹”、“雪竹”和“晴竹”。李化民先生笔下的竹子,苍翠欲滴、浓荫蔽日;竹叶纤细如针,婆娑起舞,鲜活而透着一股韧劲;竹杆刚劲挺拔、高入云霄、盘根错节,咬定险山乱岩、坚强如钢。

    李化民先生的墨竹作品格调高雅,意境隽永。一竿墨竹高擎蓝天,两片竹叶显出竹子出类拔萃的高风亮节;竹叶郁郁葱葱,枝干挺拔劲健;那犹带露滴的竹竿,犹如刚出浴的少女迎风而立,显得格外丽质、隽秀、坚韧有力;墨竹巍峨挺拔,沾染一身灵气,寒霜冷露、暴雨狂风中挣扎着自己的一生,终于占有了一片天地;浑身劲节,凛凛然有君子之风,錚錚然有侠骨之气。墨竹旁点缀的一块儿山石,衬托出孤竹的崎岖与顽强。李化民先生的笔墨,点墨之间彰显出了他深厚的书画功底。笔墨到处枝叶方显,细微之间景象万千,其作品的艺术风格在审美范畴上属于阳刚一类。品李化民先生的墨竹作品,常常会让人惊异于他想象的瑰丽和厚重;在尺幅之内体验到来自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生命延续及蒸腾而来的浩渺和大气;并从中咀嚼出深厚的文化蕴藉和隽永的哲理意味。
 

挥洒汗水谱新篇

    李化民先生是一位了不起的中国书画艺术大家。他在长期锲而不舍的书画艺术探索中,勇敢地独辟蹊径、别出心裁,开辟出了属于自己的审美领地,创造出了不重复前人的独特的书画艺术境界。李化民先生不断地创新,形成了自己画梅花和墨竹及写书法的独特风格。李化民先生也很擅长写古典诗词,而且他还精通京剧和昆曲艺术。他就是这样一位已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佼佼者。李化民先生几十年来勤奋耕耘,以惊人的胆魄、坚韧的性格,标举创新、力行开拓、卓有建树。他的画品超群,技精艺纯,精品画作曾多次在国内外大展中获奖,许多作品被海内外人士所喜爱。李化民先生的笔游直于梅花和墨竹之间,他的字蜿蜒在巨石之上,笔墨所到之处留下的是不朽的书画艺术财富,是为历史留下的痕迹,将留传百世。用一句诗就能高度概括李化民先生的艺术生涯:“翰墨丹青彪史册,春华秋实铸辉煌!”


[上一篇: 若骏兄印象 ]    [下一篇: 蒙古族盤羊画家张志勇:军旅硬汉笔下的天下第一羊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