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香阁长沙米粉:守民国百年传承 让湘粉湘味香飘四溢

来源: 赤子杂志12月刊   发布时间:2018-01-13

浏览次数: 10941
     夕阳西下,湘江如练,华灯初上的星城长沙愈发热闹起来,院落张灯结彩,酒肆嬉笑起伏。
 惊蛰时分,湘河雾气腾腾,春潮缓缓向东流去,两岸梅花将开未开,一位清癯老生携妻室儿女,乘一叶扁舟,逐波踏岸,悠然探梅。
 
裕湘阁长沙米粉发起人姚先生
 
    船上是宫廷御厨肖荣华,裕湘阁缔造者,此时正从妻子的河南老家回到自己难舍的故乡——长沙。从此,“豫湘阁”改头换面为“裕湘阁”,在长沙餐饮业的历史进程中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初冬时节,一层薄薄的雾在空中轻盈地飘荡着。沿着刘家冲中路往西走,一栋红色的二层旧式楼房隐于一排商铺之间,白底红字的“裕湘阁”招牌煞是显眼。明清简中式的建筑装修风格、青砖、白墙、铜官窑的坛坛罐罐的空间点缀,融入了乡村田园风光,显出别样建筑风格。
    这是开业不久的裕湘阁长沙米粉店,信步走进大门时,映入眼帘的装修体现出一个老字,不是陈旧的老,而是风格和气质保持了民国时期的风韵,显出一种传统和传承的感觉。新鲜食材琳琅满目,厨子们穿梭在灶台裸烹,只听服务员喊道:二位客人进屋,好事成双!
    2011年,一生爱好餐饮事业的姚先生开始筹备“裕湘阁”长沙米粉项目。他第一次提出,裕湘阁发迹于一条充满历史感的街道——解放西路,能不能在文化上再走一步,通过自己的店面,去传承长沙悠久的历史积淀与优秀的餐饮文化,真正树立裕湘阁的百年品牌。
    “一碗粉爱上长沙”,这是姚先生给裕湘阁提出的新slogan。这不是一张简单的文化牌,裕湘阁从此经历的是一场“除了招牌没变,其他都变了”的革命。

 
   删芜就简   传承百年的米粉情
    清末明初,宫廷御厨肖荣华在长沙解放路开办商铺,惟裕湘阁最知名,酒家尝营至堂塞。一心要弘扬湖湘传统餐饮文化的的姚先生潜心向学,沉淀自我,与肖劲光大将军的女儿肖凯女士洽谈,最终于2009年签订了合作协议,肖凯女士将重开裕湘阁的权利授予姚先生。
    自学餐饮经营之道的姚先生,于2009年在劳动路白沙古井旁开办酒家,改名曰裕湘阁·中国湘菜博物馆,其时甚是有名,渐入佳境。由于当时经营模式和产品定位,减法做得不够,产品物流线太长,管理不到位,最终使裕湘阁重开的步伐暂时停下来了……
    2011年,“裕湘阁”在不断酝酿和筹备中,在北京、深圳等地开了三个实体店试运营,先后取名春长在、小埠点长沙米粉。
    潜心学习过八载,拨开云雾见日升,最终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切入米粉小品类,继承品牌大生意,反复试运营企图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今年11月初,历经几次改革的百年老店“裕湘阁”——店名以裕开头,以阁结尾,重整旗鼓,生生相承,重登舞台。
    裕湘阁的传承者身上,不仅流传着呷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湖湘精神,更多的是追念祖辈匠人与湘菜文化,感恩传承的同时欲将之发扬光大。
    据悉,裕湘阁对管理模式进行严格的把控,为更好的传承品牌并保证产品的品质,只采用直营模式。最大优势就在于整个的全过程的经营管理都由公司来统一打理,对原材料安全及终端服务水平影响力大,更容易保证食品安全和树立整体品牌形象。

   齿颊留香    尊重食材为本之源
    印着“裕湘阁”字体的雪白大碗盛着洁白的米粉,上面少许红色的剁辣椒和绿色的葱花点缀,看上去食欲满满。配上五花肉、猪犴、腰花及免费的泡菜和秘制辣椒酱,不仅好吃也好看,猪身上的各个部位用来拌米粉相得益彰,猪肉粑软,汤汁醇酽,每一根粉条都沾染着美味的欢愉。食物之于人的诱惑,就像是人身体内里对食物的一种执念,一见倾心后,自此念念不忘。裕湘阁的杀猪粉综合了各家特色,做出了适合长沙人口味的米粉。
    其实无数个美食家都说过,菜肴美味的最大要诀,就是天然优质的食材,裕湘阁也不例外。在粉条形状的选择上,裕湘阁之所以好圆粉,是因为爽滑的圆粉更适合当地的猪油汤底,使得口感虽然厚重却油而不腻。姚先生考察了全国所有制粉的企业后得出,无论从食品安全还是人类健康饮食的追求来讲,米粉必须追根溯源。
    和别的米粉不同,餐厅所使用的圆粉是湘西怀化基地专门生产的一种粉丝,更是以优质的晚稻米制成,泡发后再在锅里煮,粉中无味精鸡精等增鲜调味料。它是用当天屠宰的猪筒子骨和纯净水耗时六小时精心熬制而成,鲜香十足。在裕湘阁,除了盐、玉和漆醋和本土龙牌酱油外,一切的味道都是取之于大自然的赐予,都是厨师以裸烹的方式精心调和而成。“有味就出味,没味就入味。”
    这里每天都杀猪,为的是熬制一锅带有文化底蕴的庖汤。除了米粉之外,一碗粉中的五花肉、肥肠、猪肝、猪心、猪血、花蛤、鸭蛋等物也是经过细致的挑选和数据分析,从原产地运输而来,甚至作为佐料的木耳、芹菜、金针菇,也要经过道道的筛选,才能呈现在顾客的餐桌上。里面的芹菜是整碗粉的点睛之笔,多而鲜,因为是炒过后会偏油腻一点,但是芹菜底既添香又防油腻。
    虽然裕湘阁有自己的食材基地,但是目前某些食材还是不能满足需求,所以采购员们去定点的区域收新鲜的食材,屠宰后再运输至裕湘阁门店,不用任何冷冻保鲜类食材,每种食材都是很讲究。此外,专注食材的老板做了改良,滋味复杂而浑厚,奇香逼人。

 
    敬畏美食   万里品牌之路始于足下
    老字号的美食品牌,却采用的是开放式后厨,最具特色的还属那一间茅草做顶的亭子。在下面吃饭,也能体会到古人品茶吟诗奏琴的风范。圆形镂空隔断,桌椅、灯具都透着明清的风格,各种摆设的坛坛罐罐也是色彩搭配下了功夫,古铜色的柜子,圆形铜钉,图案略显斑驳的陶瓷,相得益彰。
    陈列的物品不是特意显示企业品牌文化,而是品牌本身隐隐有一种老长沙的味道。虽然是百年老店,但其思维模式也在与时俱进。姚先生说到:“互联网时代的客户思维是想吃什么就点什么,类似于私人定制。”五花肉、猪犴、腰花…你想吃什么就拿什么,放在碗里去秤,2.5元/两,每碗粉平均消费12元左右。
    谈到之后的发展,裕湘阁这几年主要在重新树立品牌。对于裕湘阁餐饮公司来讲,采用的是多品牌战略,也在整个产业链上做一些东西。虽然不想盲目扩张,但为了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传承百年的长沙米粉,裕湘阁还是决定在长沙继续开几家店。对于直营店合伙人的选择,除了基本的经济基础和资源条件外,姚先生最看重的是合作伙伴是否认同他这种企业文化,是否真的热爱长沙这碗粉。
    品牌一旦逐渐形成,其内在的爆发力便开始显现。裕湘阁重开不几天,早中晚生意都很火爆,从早上六点半就开始排队,一直排到上午十点,晚上九十点还有客人在……为了拓宽市场,裕湘阁制定了长期发展战略,即以直营连锁店合作模式,将网点辐射到全国各地。
    如今开业不到两个月,湖南、云南、湖北、贵阳、江西、深圳已有15家门店的合作协议已经签约,他们要将网点幅射到全球各地,这样的发展速度令同行钦佩不已。
    重庆火锅最成功之处,在于人们一说重庆餐饮,就会想到火锅,认为无论是产品还是文化都能够代表重庆,就像外婆家反映了杭州餐饮文化。当一说长沙米粉,别人就会想到裕湘阁,这也是姚先生的初心:“如果有一家正宗湘菜餐厅,能够承载湖湘文化,它就有可能有机会成为一个全国知名品牌。一说长沙米粉,别人就会说裕湘阁米粉,那就算成功了。”
[上一篇: 创新再启程的管理者 访荣誉集团北京区执行董事、总经理李小燕 ]    [下一篇: 深圳味道的现状分析与传承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