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誉炜:父亲的文学情缘 家事春秋之四

来源: 赤子杂志11月刊   发布时间:2018-03-09

浏览次数: 8193
   父亲还很是有文艺细胞。解放初期,曾在区里农会剧团排演的京剧《血泪仇》中饰演王仁厚一角,四处巡演,颇受好评。好的戏剧来源于生活,好的演员同样来自于生活,父亲演旧社会受苦受难的戏演得好,自然与他从小受的生活磨难有关。父亲对古装京剧很感兴趣,诸如《赵氏孤儿》《四郎探母》《打渔杀家》《空城计》等戏的经典唱段,他都能唱得上来。晚年在省会居住,一家人小聚时,父亲高兴起来就唱上一段儿,有时还有唱念做打各种动作,把家人逗得前仰后合,不亦乐乎。


 
   晚年的父亲,最着迷的还是书法练习与创作。平时一有空,他就研墨铺纸写上几张。他书写的内容相当广泛,像《百家姓》《千字文》《朱子家训》《毛主席诗词》《历代名人名言》等,父亲都写过许多遍。他还爱写“健康格言”、“春联集锦”、“寿字大全”等。写好后,有的挂在屋子里的墙上,有的送给来家串门的乡亲朋友,有的叠放起来留着自己欣赏。父亲挂在屋子里最多的名言警句有:“与有肝胆者共事,从无字处读书”,“一个成功的人,既要有才华和远见,又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好运”,“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历来纨绔子弟考不出好成绩,安贫者能成事”,“立身以行检为主,居家以勤俭为主,处人以谦下为主,涉世以忍让为主”,“生命在于运动”,“人生在世,事业为重,一息尚存,决不松劲。”“举凡每一位有志气的中国人,要牢牢记住:我们再也不能当亡国奴了。”……这些格言警句,实际上是父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体现,写出来、挂上墙,既是警示他自己,更是激励我们这些做子女的。



图为作者父亲手迹遗墨
 
   1988年初,我从老山前线参战归来回家探亲。临归队时,父亲郑重其事地把一幅写在硬白纸上的书法送给我,只见上面写着:“爱子誉炜存念:卫国保家,立功凯旋,再接再厉,积极前进。父手书于家 八八年元月二十日”。从家里回来,我就把这幅字叠好放进了书柜里。那年,父亲去世的当月,我从炮兵旅政委任上赴内蒙古乌海军分区任职,那是一个地处沙漠地带、偏远艰苦、因建制小而不容易出政绩的单位,我从书柜里找出父亲写给我的这幅字,请乌海书法老师帮助裱好,挂在卧室里。每每看到这幅字,就如同看到父亲注视我的那双眼睛,浑身充满了信心与力量,不容我有丝毫的松懈和倦怠。这幅字一直陪我在内蒙古从西部乌海到东部的呼伦贝尔,近六年时间,2008年8月中国举办奥运会时,随我一起进了北京。


   转眼父亲离开我有14年了。寻遍世间,再也见不到他风风火火走步时那高大的身影,再也听不到他唱古典京剧时高亢的音调。而他留下的许多文字,包括那些已经发黄的会议记录本,仍在我们兄妹间活跃着,永远储存在我的心底。
                                                                                                                                                                                                                                                                                                                   2017.11.1于北京知行斋

[上一篇: 马誉炜:父亲助我立远志●家事春秋之五 ]    [下一篇: 赵子玉诗词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