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人语境之书法三参

来源: 赤子杂志   发布时间:2017-10-17

浏览次数: 7643
作者/ 海翁
     书法艺术在中国艺术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华夏文化的精髓。观书、品书、写书、鉴书是古人之日课,我数十年亦未间断。《周礼》:“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在思索前人心得体感之后,我总结出:“海翁书法三参说”,即:参化古人,融通要精;参化自然,妙得臻气;参化我心,旁通元神。
     参化古人,参化自然,参化我心;此三参互为依存,互为参化。初识者依序而为,可得书之精要;精熟者游刃于三者之间。书、心互益,使书者坐懒秉游而书艺日进。三参中首参古人。从古人处得心法,得关怀。怀温情与崇敬取法古人、师法古人。张怀瓘《书断》所谓:“开凿通津,神模天巧,故能增损古法,裁成今体”,不师古又何有今呢?《书法要录》记载:“师古有法,称正气可以消邪”。可见古人之法,得之天地,传至后世。本具心性之功,也就如我开篇所说三参互化、三参互依。历代书家在谈及书法学习时,莫不言及学习古法。书宗晋唐,法追汉魏。自董香光以来似乎书家承袭法度依然有了规矩,惶不论其论调正确全面与否,单就师法古人一条就说得透彻明了。今人学古只知摹写,而少体感。我以为从古人处除了学习法度规则以外,入门者更因从古人处得到人文关怀。这样的情感式带入,更易让我们体会书法的精要,以及夺人心魄的魅力。不师法古人,何有今体之面目?千百年的智慧必须继承学习,没有根基的思想是妄想,没有根基的文化是时尚,没有根基的艺术更是一时涂鸦!
      参化自然。先师古人得其章法,再师法自然得其造化。其序不可逆、不可略。章法既得,需要养心中之气,观书与游必不可少。万卷书,万里路能使书者心中有大境界、大气魄。书之为物本有通天之灵,所以仓颉造字为书方有:“天雨粟,鬼夜哭”。书法即有洞彻天地之能,天地自能养足书法。规矩之立在于延续,在于传承,在于经验;所以师法古人即为得规矩。反之规矩之破在于创新,在于立今体,在于自成面目。规矩有限,造化无穷。《春秋纬》“仓颉生而能书,及受河图洛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纹鸟羽,山川指掌”。在无穷之造化中寻求书体变化,这是承接古人,也是承接宇宙。蔡伯喈作《九势》有言:“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此正所谓,字出于造化之功。
     最后参化我心。书为心画,书者最后都是在书其心。这里的心,是一种修炼之后的气魄与境界。自右军法书,贯传天下,世人莫不追摹。然得形者多,得神者少。盖其心性之变,之缺。宋元以来诸家名迹,读形者多,读心者少。南宗雅正,北宗雄强,皆出于心。书家之成,全在心源。古人所谓“心有疏密,书之好丑,在心”,“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师法心源,表征于外,观书如观人,观心;读书亦如读人、读心。元人盛熙明在其《书法考》中进一步说明二者的关系:“书者,心迹也,故有诸于中而行诸于外,得于心”。上乘之作皆得心源,借手而呈!
     书法三参不论品书、写书都为其提纲要领。我在对书法的研习、创作中,也是至为重要的基础认知。《书苑菁华》载赵元叔言:“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析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依正道于邪说,侪雅乐于郑声,兴至德之和睦,宏大伦之玄清。穷可以守身遗名,达可以尊主致平,以兹命世,永鉴后生,不亦渊乎?”书者三参,既是习书,也是身心修炼。

[上一篇: 楚才馆:纪念毛主席诞辰124周年书画笔会隆重举行 ]    [下一篇: 书法六性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