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价的恶果,别说你没看到

来源: 老地方论坛   发布时间:2017-01-17

浏览次数: 7676
     导言:当一种完全彻底的内耗经济模式成为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支柱时,那绝对是这个国家的悲哀。内耗经济不过是盘剥国人利益而营造出一串串可观的虚假繁荣的数据而已。GDP仅仅是Z府需要标榜业绩的数据,而百姓需要的是能过上富足快乐的生活!
     论高房价的恶果,我们用事实说话:
一、农民工讨薪难和豆腐渣工程。
    房产热雨后春笋般的催生出一些根本不具备经济实力和相关资质但是背景过硬的新兴中小投资开发商和工程公司。
    这些背景过硬的中小开发商利用关系和给掌握土地出售权的领导明白后拿到土地,或是加价转让或是自己再到银行去运动贷款。上下打点的隐性成本的增加,想赚取更多的钱就在成本上下工夫,于是具有中国特殊的“豆腐渣工程”就应运而生。
    如果在开发、施工、出售这些环节上都顺利的话,一切还好说,只要其中一个链条出现问题,造成资金短缺,那么,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问:谁来监管的这些中小开发商和工程公司的资质?他们不具备实力为什么就能中标拿到地?承揽到工程?农民工的血汗钱为什么得不到保护?
二、高房价加剧贫富两极分化
    虽然部分中产阶层手中有点余款来投机炒房,但他们不过是接盘者,开盘的永远是掌握权利的特权阶层和掌握财富的富贵阶层。中产阶层的加入不过是为炒房造势,更多的是充当了开盘者偷驴,接盘者拔橛子的角色。
    势必造成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财富分配不均的现象。
    千万别说什么“命苦不能怨Z府”这类的话。更多的人辛辛苦苦工作甚至是拿命换钱,两代人都买不起房子。而公务员却轻轻松松享受着医疗补贴,住房公积金补助,购房补贴,轻轻松松就能买到房子。您还会说“命苦不能怨Z府”吗?
三、高房价抑制了企业的创新发展和生存空间
    由于房价过高,必将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的成本上升,工人薪水不随着房价提高的话,那么包括科技人员在内的所有工薪阶层即使两代人的努力,也很难买上房子。
    国家不是在意数据吗?那么就看一看房价比的数据吧。工薪阶层按照被幸福的平均收入来说,年薪8万够不够幸福?
    就算是这么幸福的平均工资,也要不吃不喝10年才能买得起房子,而且其中不能生病,一旦生病,就目前的医疗费用来说,别说买房子了,能保得住原有蜗居就算不错了。
四、高房价严重影响了服务业的发展
    高房价直接导致了零售商业和服务业场地租赁费用的上升,过重的场所租赁费用再加上有增无减的各种工商、税务、城管、卫生防疫、治安管理等等费用致使零售业和服务业的经营陷入困境,于是出现了房产业一枝独秀、其他行业哀鸿遍野的局面。
    商业场租费过高,无形中抬高了流通费用,会让生产企业要么提高售价扩大利润空间、要么就低价竞争和同行拼个你死我活,而在中国,低价竞争的可能性更大。必然会站起一个倒下一批,致使企业纷纷倒闭。
    于是,也就附带出“就业难”这一现象。
五、高房价加重了百姓负担,影响了小康社会的进程
    高房价加重了以居住为目的购房者的经济压力,甚至是套住了两代人的消费能力,削弱了对其它消费品的购买力,压缩了其它产业的市场空间。
    谁都明白那些手里有三四套甚至是三十四十套房子的买来房子绝对不是用来住的,一副躯体能住得了几套房子?
    而那些真正对住房有需求的群体却买不起房子,如果他们能买的起的话,他们也加入炒房队伍中了。
    就算他们通过房贷买下房子后,那么就开始至少长达10年之久的月供。
    一面要柴米油盐过日子,一面要让孩子受教育,一面还会偶染疾患,一面还要每月拿出一定的比例来还房贷,更要命的还有一个工作的稳定性。
    这必然会缩减一些不必要的开销而压缩了其他消费领域的空间。
    背负着如此之重的国人,能幸福吗?无论是姓啥,都不会幸福的。
六、高房价真的推动了农民城市化进程了吗?
    大家看看身边对房价感兴趣的人们,其中有多少是农民兄弟呢?农民兄弟们由于生长的环境因素和受教育的程度影响,无论是在工作技能、背景资源、社会信息等等方面都缺乏竞争力。而背井离乡的他们外出务工租住房子的就业成本也高于本地市民,他们从事着最脏最累最危险的职业却拿着最少的工资,即便这样还要被克扣和拖欠而求告无门。
    本来他们的购买力就很弱,那么如此之高的房价,农民工有多少能买的起呢?有多少农民兄弟在城市买房了呢?
    高房价真的是农民城市化的产物吗?别自欺欺人啦。这些个农民兄弟辛辛苦苦盖10年的楼,却赚不来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那些口口声声高喊着“关注民生”的特权阶层怎么就不知道脸红呢?
七、高房价下无人区的形成。
    笔者家住辽宁抚顺,如果说北上广是一线城市的话,那么对于四线城市抚顺来说,市中心的繁华商业区就是抚顺的一线区域,交通还算便利的住宅区就算是抚顺的二线区域,那么城乡结合部就应该属于是三线区域了吧。
    那么我们就透过这四线城市的三级区域的无人区的形成来看看高房价是响应国家“农村城镇化”的号召还是“次贷”抵押的产物。
    辽宁省抚顺市李石经济开发区位于沈阳和抚顺之间,上世纪九十年代从抚顺坐车到沈阳看到的是道路两旁绿油油的稻田,而现在再去看,已经是高楼林立了。
    然而一到夜晚,整个楼区漆黑一片,如果有兴趣去查一下看,三四十座楼,亮灯的不过5、6户人家,入住率不到5%。也就是说至少80%是库存,15%是有人买了但是没人住而处于闲置状态。
    按理说,抚顺市人口流失严重,社会老龄化严重、流动人口少的可怜。本来和房产热应该不沾边的。
    可是,土地出售的巨大利润、批地和“次贷抵押”所能给特权阶层带来的隐性收入还有就是貌似城镇化发展的业绩、GDP数据增长的数字化需求。同样也刺激了这座四线城市的楼市,尽管早已经是供大于求。由于政策的支持、银行的扶持,抚顺的房地产也随着大气候一起升温。
     一线区域地处繁华,人口流动较大,商业性较强房价飙升还算无可厚非,二线区域交通便利,医疗设施完善,孩子上学也方便,那么房价飙升也情有可原。
     可是城乡结合部的房价10年间由原来的每平米400元左右的小产权房(那时的李石开发区都是小产权住房)转手开发商后价格飙升10倍。其中的确是有小产权和产权的价格差,不过由此可见盖一座楼的实际成本和暴利空间了吧。
    好,就算土地也存在时代物价不同和收入提升的差异,那么前不久曝光的9000元每平米的北京违建房与合法的10万元每平米的房价差异还不能反映出房产的暴利吗?
    城乡结合部三线区域的楼盘开发,本来规划出城镇化的蓝图了,为促进三线区域的房产销售,也配套建设了医疗中心、购物中心、学校、幼儿园还规划出了可供乡民就业的工厂,按理说也能诞生出一座新城来。
     可是由于抚顺城市老龄化严重,人口流失严重,收入低、物价高以及学区的影响,再加上三线区域目前房价的翻倍,李石经济开发区大片的楼盘不可避免的成了库存。
     无人区里会有医院入驻吗?谁会到无人区去经营购物中心呢?学校生源有保证吗?或许再过10年、20年这些实际状况能得到改善,但是试问在已经商业化市场化的当下,会有哪个医疗团体入住?哪个商业集团来运营?哪个企业来建厂?哪个教育体系来经营学校?谁愿意砸出10年或是20年的资金来挨过这段蛮荒时期而期待一个无法预知的未来呢?
    这自然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越是没有人入住,那么相应的配套设施越是无法启动。相应的配套设施越是无法启动,楼盘就越是卖不出去。自然形成大片耕地成为鬼城的事实。
     如果城乡结合部的房价还原本质,利润正常化的话,这种状况或许会得到解决,毕竟我们也看到了还有2、3个窗户在夜晚闪着灯火。还有十几套房子已经售出只不过是闲置而已。并不是100%的都是库存。
     但是房价就是只涨不降。开发商不能降价,那样他们会亏的,而且他们亏不起,因为他们都是新兴的有背景无实力的中小房企。房子卖不出去没关系,已经抵押给银行。降价了就可能还不上贷款,因为贷款不只是用来买地盖房子,批地、批贷等等的见不得人的开销早已经挥霍的差不多了。
    银行也不愿意看到房价下降,库存在那,不管是坏账还是烂账,有抵押就不怕被查账。无人区就让他无人吧,鬼城就继续招鬼吧。
    如果说房地产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的话,那么可以说高房价为民众重塑了人生奋斗的目标,让迷茫的人们找到了前行的方向-还贷!
     据说我国的第一批房奴已经还清房贷解放出来,在此衷心祝贺第一批房奴在经历了坚苦卓绝的10多年还贷奋斗中走到了最后,也终于可以积蓄力量为下一个目标也就是人生的终点而奋斗了:据说目前的墓地价格才每平米20万左右,加油!
[上一篇: 陶冬:十年后回头看 这句话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分水岭 ]    [下一篇: 重庆调整房产税政策:“三无”人员首套住房征税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