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记者是写出来的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1-07

浏览次数: 1670

1541590034673464.jpg

       我之所以情愿为优秀记者张宝勤的《求证人生》作序,是最近偶然见面时,让我确信了自己十七年前对这位新闻人的最初印象。


     1999年7月,我由陕西日报副总编辑兼任三秦都市报总编辑时,张宝勤在新近增刊扩版的劳动早报(2001年4月更名今早报,2003年5月并入三秦都市报)当特稿部记者。当时报社确定了“新闻立报,评论树牌,拓展市场”办报目标。这种背景下,张宝勤采写新闻突出有影响,还被省委宣传部评为全省优秀新闻工作者,引起我的关注。初次交谈中,他给我的印象是:个不高、话少、肯干,不讲任何条件,主动自找线索采写新闻,报面上几乎天天有他的新消息,而且有的稿件引起强烈反响。


     报社定了个选拔新闻人才的规矩:“好稿件出名记者,好版面出名编辑”。张宝勤就因好稿件多,影响大,选拔为头版编辑。但好记者未必能成为好编辑,当时记者与编辑的职业标准是“记者的腿子,编辑的点子”。张宝勤要从一个好记者过度到好编辑,下苦功夫学习新闻编辑学,下苦功夫反复编改稿件,下苦功夫精心安排版面,逐步掌握了“为记者出新闻点子”、“衡量新闻价值拿捏尺度”、“挖掘背景材料为稿件增彩升值”等编辑绝活。


     作为一版编辑,最关键的任务在于把握舆论导向,什么样的稿子作头条?什么样的稿件重点突出?什么样的稿件既符合正确导向又能做出新闻卖点?都得靠编辑筛选推荐给值班总编辑。


     张宝勤完全按照报社的标准选稿,每次推荐上一版的稿件,基本都被采用,而且很有传播效果。他还要负责头版稿件的标题制作、新闻点提炼和稿件统筹,更重要的是要精选每期报纸24-48块新闻版面的导读,编务的紧张繁忙程度可想而知。即便如此,张宝勤往往还能抓住点点滴滴的有效时间,从当晚百余条新闻中选出最有价值的新闻评论题材,继而用个把钟头敲出一篇几百字的新闻短评。


     写新闻评论正是当编辑更重要的素养,所谓“编辑的点子”,就是记者按照编辑的采访意图实地探访调查,掌握一手直观事实。但记者采回的事实往往不能完全印证编辑的意图和编辑观点,这就采用编辑点评或者新闻评论弥补彰显。特别是当时同城媒体竞争白热化,同源新闻几乎家家雷同,只有新闻评论是独家的,而且观点是独到的。于是报纸特别开辟评论栏目,让张宝勤专门写新闻评论和时事评论,有些评论观点新锐,语言辛辣,颇有影响。


     2014年8月,张宝勤遴选整理出当时发表在三秦都市报头版品牌评论栏目“点金”里的150篇新闻评论,加上部分学术论文汇集成册,取名《点金集》付梓出版,正是他当年刻苦勤奋践行“记者的腿子、编辑的点子”的一次升华和蝶变。


      2000年初,我被陕西省委任命为陕西日报总编辑,记得当时对张宝勤说了这样的话:“我感觉你是搞新闻的苗子,请记住,报纸不埋没真才华,名记者是写出来的。你如果愿意终生从事新闻工作,就踏踏实实按新闻规矩走,用事实说话,用稿件立身。”


     自那次分别后,我和张宝勤再没联系过。最近他到我任教的大学参加研讨会,见我第一句话说:“杜老师,我现在已评上副高职称主任记者了。”随之介绍了他先后去过三家报社,当过记者、编辑,担任记者部、编辑部主任,总编办主任,总编助理等职,从来没有离开过新闻采访和编辑一线。还表达了他对新媒体业态下海量信息对常人生活的影响等传播担忧。交谈中,我确信了自己17年前发现张宝勤是颗新闻人才好苗子的感觉,也真诚为他新闻梦想成真而祝贺!这便也答应为他的作品集《求证人生》作序。


    当下,大量新闻类书籍悄然成了图书市场的新宠,这类书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来自新闻学界专家教授的研究成果,二是来自新闻业界编辑记者的实践感受。就普通读者而言,出自新闻从业者之手的书籍因携带着作者的个人体温,具有浓郁的现场感和逼真的生活气息,往往比专家高冷严峻的研究成果会更接地气,更容易吸引读者眼球。我要说的是,这两类书籍这段时间所表现出的上述特征比往常更加突出。


     《求证人生》正是一部再现主任记者张宝勤在时代和生活大潮中奋勇搏击三十年的真实写照。从起初的新闻“新兵”到合格的新闻记者,再到如今成为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作品集让我们看到一位记者的成长轨迹,以及他对这个时代的独特感悟和缜密思考。


      张宝勤称得上一位成功的新闻工作者,他用酷爱、勤奋、坚持和三十年青春编织着一个色彩斑斓的记者梦。这部凝结着他半生心血的作品集以新闻记者的目光和视角,真实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三秦大地的城乡巨变,以记者的小视角破解了陕西的大变迁。正是这本作品集的价值所在,也是我乐于向媒体业界、传播学界推荐《求证人生》的原因所在。

       

      35万字的《求证人生》,按新闻体裁分为“消息”“侧记”“事件通讯”“人物通讯”“专访”“答记者问”“系列报道”“连续报道”“新闻调查”“新闻评论”“报告文学”共十一辑,可谓常用“十八般武艺”应有尽有,举凡一百六十篇。通读作品集,如《邹家华高度重视陕西政协一项调查》、《当兵的感觉真好》、《凤翔王堡村曾有郑州800难童一个家》、《政策建议两获李克强总理批示的农业科学家》、《从三秦大地走出的“航天将才”》、《陈德铭会长情牵陕西》、《创作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好作品》,又如《今日吴桂贤》、《“小产权房”与执法人员玩“躲猫猫”》、《这50万算不算贪污?》、《宋战民的义举羞煞了谁》、《等待54年的团聚》等,可谓佳作接连不断,笔触无所不及。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宝勤根据自己的采写体会撰写的31篇“记者独白”,虽只有寥寥几百字,却成为作品集的一大亮点。这些“记者独白”有的回忆线索来源,有的讲述采编过程,有的道出宣传效果,也有的表达新闻见解,读来如故友促膝交谈,如香茗直抵心脾,又如倾听悠悠琴声,让人在愉悦的享受中分享作品的独特魅力,获取新闻知识的浸润。因而,作品集值得新闻初学者、从业记者编辑效仿借鉴,也为专家学者提供了可资研究的珍贵资料。


     抱定钟爱新闻的初心,张宝勤30年间在新闻的大道上健康成长,先后在新华社、光明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刊播作品400多万字,获得中省各类新闻奖近80项。这看似简单的3个数字,勾勒出一个优秀记者的炼成之路。张宝勤曾有过3年肩扛“枪杆子”、手握“笔杆子”的经历,后来专门从事了酷爱的报纸新闻写作工作。多年来,为求证一条条新闻的真实性,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张宝勤始终勤勤恳恳、激情澎湃地追求着、奋斗着、坚守着,因为他心里有一个波涛汹涌的新闻世界。


      并非大学新闻科班出身的背景,注定张宝勤在新闻这条路上要比别人付出更多,他专门进修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新闻学专业本科课程,给他丰富的新闻实践插上理论的翅膀,也使他的作品更具生命力、传播力和影响力。现实生活中,像张宝勤这样心怀梦想的年轻人成千上万,如果年轻的新闻人能从这本作品集中读懂张宝勤的新闻人成功密码,或许也是走向成功的一种借鉴。


     恳望常年奔波奋斗在新闻采编一线的记者编辑朋友们,也能像张宝勤一样,在新闻专业中走向成功,甚至更优秀!


 

杜耀峰(作者系国家教授二级、国务院特贴专家、长江韬奋奖获得者、高级记者、西北大学硕士生导师、陕西日报社原社长、总编辑)


责编:赤子杂志社 张保印

[上一篇: 河北张家口市卫华小学少先队“赵世炎中队”复传 ]    [下一篇: 再谈孟晚舟事件:你讨厌的中国,正千方百计地救我。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