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平 看见未来的人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发布时间:2019-03-25

浏览次数: 1331

陈小平  看见未来的人

稿源: | 作者: 王燕青 日期: 2019-03-12

“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家电。”这个想法把 39 岁的陈小 平推上了创业舞台

陈小平语速快极了。他是一个思考力和逻辑性都极强的人。他说的每一个字都铿锵有力。此刻,他正站在舞台上,向世人描绘一个未来的家,“全屋智能、万物互联”,一个布满屏幕的家,一个AI比你更懂你的家。陈小平更是提出,未来的家,将会打破智慧场景的边界,人-车-家将实现极速互联。

“这样的家你们想要吗?”

在场的每一个人被他饱满的情绪感染了。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人都相信,这个有着极致产品思维和通透理解能力的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颠覆式理念创造一种全新的商业价值和生活方式。

不断彻底否定自己

“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家电。”这个想法把39岁的陈小平推上了创业舞台。

1998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系,辅修金融、财务双学位的陈小平到海信做财务工作,但很快他就因为寻求更大的发展南下佛山,到了美的。在美的,陈小平从最基层的实习工作开始做起,以每年升一级的速度,从流水线工人到车间主任、经理、总监、行政管理部及制造管理部双料部长、总经理。陈小平见证了美的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也管理过销售额几千万到上百亿的公司。

陈小平不是一个安分守己、循规蹈矩的人。当所有人在互联网浪潮下遭遇传统产业增长困境时,陈小平用理性思维为自己拨开了迷雾,“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传统家电。”在美的,陈小平形成了一套关于产品、产业链、经营理念、战略的完整体系,“是个根深蒂固的传统逻辑”,但他敏锐地意识到,“用互联网逻辑去改变传统产业的时间窗口到了。”这个基本趋势判断的背后有着陈小平深刻的自我意念和认知,“趋势的力量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对认识一个新趋势,陈小平有自己的思维模式。他会像海绵一样吸收,然后融会贯通。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批判性学习,求同存异。他的自我迭代速度非常快,常在认识新事物的过程中,不断彻底否定自己。

2014年,小米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刘德找到陈小平,原本是想与美的合作,但和陈小平沟通后,他果断把陈小平推荐给了雷军。

陈小平想了一个晚上,决定放弃高薪扎根互联网创办云米科技,成为小米生态链企业之一。陈小平有自己的逻辑模型。一方面互联网企业高歌猛进,另一方面传统企业已经处于非线性增长的焦虑期,他知道传统增长逻辑一直在原地打转,肯定需要转型,而迷雾背后的那个方向应该是他去的方向。

怎么去?陈小平想起彼得原理,一个人在一个组织中最终都会上升到他不能胜任的位置,从此停滞下来,成为组织发展的障碍。陈小平称之为个人或组织的天花板。他的破解方式是靠明白道理来把天花板突破。自我突破能力能让他在方向性问题上形成坚定的信念。当一个人具备看透趋势、思考未来的能力时,他就会用未来倒逼自己。

对于创办一家企业,陈小平不刻意追求数据、模式,他时刻警醒自己,“不在乎你现在怎么样”,只要“做正确的事”,正确的事永远根植于未来,“用未来定义现在的思考模式决定你未来应该干什么,现在应该干什么。”从这个角度来看,陈小平是一个成熟的创业者,不仅因为他对产业有深刻的理解,更因为他信奉“未来价值”。在他的逻辑里,销售额、利润、规模都不重要。打破传统的纯硬件逻辑后,陈小平重新定义了用户需求,真正回到“以用户为核心”的理念去思考企业,“企业应该是一个社会器官”,这个器官最大的价值是能够实现社会功能,产生社会价值,当它真正解决用户需求的时候,“销售额、利润、市值,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陈小平以一款净水器颠覆了传统家电,诠释了互联网智能属性。他发现,互联网时代,所有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不管你是千亿级企业,还是初创企业,“方向对不对?是否跑得快?”“终点在哪里?在消费者那里”,“消费者是有最终投票权、最终选择权的,没有人可以去强迫他做什么事情。你必须要为他服务。”陈小平之所以能在互联网赛道上脱颖而出,根本原因还在于他意识到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利他主义的,不是为自己服务,也不是为CEO服务,“本质上是为消费者服务。”

“一个产品才是让消费者可以触摸得到的东西。”所以陈小平会事无巨细地参与到产品设计、研发的每一个环节。他当过车间主任,也知道如何提效降本。在早期做第一代小米净水器时,陈小平常与雷军交流,包括产品定义、研发、设计细节。一开始,陈小平对产品的理解与小米的产品思维会有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但陈小平特别有意识地清空自己,刻意不发表意见,或者先按他们的建议做产品,这样他就突破了固有的产品思维局限,形成了新的理解和路径。可以说,在云米的产品线架构上,他用互联网方法论结合产业经验走出了一条全新的企业增长之路。

云米仅创办5个月就获得了红杉A轮融资,估值2亿美金;2015年,销售额达到1亿;2016年第一季度实现盈利,全年销售额达到3个亿,同时云米线下店、自品牌全面铺开;2017年,规模突破10亿,盈利达到1亿,产品扩展到互联网厨房,而后在2018年扩展至全屋互联网家电,销售继续大幅增长。

2018年9月25日,云米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家庭物联网第一股”。陈小平没有外界设想中的兴奋和激动,他只是认为自己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恰巧这件事与自己的创业初衷完全一致。

用未来定义现在

真正让陈小平看到“未来价值”模型穿透力的,是2018年3月11日云米正式提出“全屋互联网家电”的概念,并毫无保留地在产品端追求消费者体验的极致。陈小平说,正因为云米没有过去,只能着眼于未来,从后天的角度来思考产品理念,而正是这种逻辑导向了云米真正颠覆式的创新,“颠覆打破你现在最赚钱的,赖以生存的东西”,“生存逻辑变了,商业模型变了,全变了。”   陈小平为云米搭建的未来思维模型,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交互、体验,“以人为中心跟万物产生交流”,而不是以机器为主导。

在这个核心思维下,陈小平打破了传统的功能模块,创建了产品的多场景单元,“从功能性产品变成连接性产品。”云米全系列植入传感器的产品线覆盖了冰箱、扫地机器人、净水系统等,智能音箱小V也配备了语音控制、手势控制、人脸识别等多项黑科技。客厅、厨房、卧室全场景感知、交互已经改变了人们对于家的认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因此发生深刻变化。

陈小平也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不断打开自己的认知边界。他常说,“领先一步,步步领先;落后半步,步步被动。”在别人都在追赶趋势的时候,他已经弯道超车,提前布局物联网2.0时代。他很早就意识到,物联网逻辑与互联网逻辑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叫用户逻辑,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得到更好的需求和体验反馈,“本身其实跟互联网没有关系,它就是对人的基本需求和价值的挖掘。”

在最近一次与全球顶尖咨询机构IDC联合进行全球家庭物联网趋势研究时,陈小平发现,到2025年,终端AI算力将迅速提升,丰富的传统技术和经过优化的数据采集、判断能力,将会使终端设备更加智能,而以无线移动为主要特征的混合网络将会共存,从而实现更好、更快、随时、随地的连接。

陈小平鼓励团队一定要打开边界,未来终端将实现更加开放的跨界融合,包括家居、家电、汽车、可穿戴、数码设备在内的一切终端都有可能实现互联互通,而交互方式也将更符合人的行为习惯,交互中介更会扩展至语音、图像、人脸、触控等。

基于物联网2.0时代的未来商业模型是什么?陈小平说,现在没有人知道,所以云米姑且称之为“新物种”。这个新物种让陈小平放大商业创新尺度,不给自己画圈设限,“把视野拉高,再拉高,再拉高”,“从地域维度你可以看到更宽的一个世界,从时间维度你可以看到未来,你会更宏观。”

3月13日,AWE 2019 开展前的第一天,陈小平把一款颠覆式的产品和一套极具未来感的全屋互联模式带到了上海。这是让陈小平真正感到兴奋的事。云米团队通过科学的验证实验,成功把航天级动力系统运用在家用油烟机上,并且实现AI智能互联新体验。陈小平将这款叫AirBot的AI油烟机定价30万元。令他感到自豪的是,云米通过AirBot的研发具备了颠覆式创新的能力,陈小平也要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消费者,云米本质上是一家具有颠覆式创新基因的产品技术公司,而不是一个商业模型,“更不是一个逻辑公司。”陈小平愿意让云米去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者,打破家电、家居、数码产品的边界,为消费者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舞台上的陈小平仿佛看到了整个未来世界,快速迭代,他正一步一步地把未来变成现实。而我们也终将记住,这个看见未来的人。

责编:张聪(电话:010—65420087 邮箱:chizizzs@163.com)

[上一篇: 冯歆鹏 造芯这件事 ]    [下一篇: 2025年,河南家长学校办学率要超90%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