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希望之地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05

浏览次数: 405

马 达

微信图片_20231205214644.jpg

微信图片_20231205214639.jpg

遵化何家峪尚禾源景区风景

提起河北的遵化这个地方,自然会想起曾经的农业战线上响当当的两面旗帜——西铺村和沙石峪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是两个闻名全国乃至名扬世界的农村先进典型。当年西铺村最穷的23农民率先办起农业合作社,领头人叫王国藩,是个号称只有三条驴腿穷棒子社他们勤俭持家、艰苦奋斗的精神,毛泽东主席誉为整个国家的形象解放前沙石峪素有如珍珠水如漫山遍野大石头之称,解放后支部书记张贵顺的带领下,沙石峪人不畏困难、艰苦奋斗,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石头缝里取土,青石板上造田,创造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奇迹,成为全国农业生产的一面旗帜。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当代活愚公曾有世界40多个国家元首前往沙石峪实地参观。

微信图片_20231205214631.jpg


而今进入新时代,还是在遵化这个地方,又涌现出一个乡村振兴的先进典型——兴旺寨镇何家峪村。党的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这里的人们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个面积5.9平方公里,冀东乡俗体验地、板栗农旅融合地、国际康养目的地、京东旅游集散地为目标,融入冀东民俗风情的农旅文旅三产景区——尚禾源景区,呈现在这片具有光荣历史传统的热土上。
初冬时节,驱车从北京出发,沿着京秦高速行驶两个小时,我来到这个闻名遐迩的冀东古镇。下了高速,映入眼帘的是路两边满山遍野的苹果树、板栗树、梨树虽正值落叶时节,仍能想象出在秋高气爽的季节,这里会是一片根深叶茂、瓜果飘香的迷人景象。一进尚禾源景区,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古色古香、具有浓郁京东特色的古镇,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弯弯曲曲的青石板路,鳞次栉比的青砖民宿,一条宽阔宁静的人工河流经古镇一侧,斜拉的吊桥上似乎还留存着昔日游客们的欢笑声。

微信图片_20231205214648.jpg


陪同我的尚禾源景区年轻的负责人石彬介绍,这里原是一块废弃的矿区,乱石杂草丛生破烂不堪。靠多年在商海打拼富裕起来的企业家、唐山市劳动模范、兴旺寨乡何家峪村村主任石国刚致富不忘家乡,决心改造这片废地,建设家乡回报社会。他和村领导班子一认真探索何家峪的发展之路,因地制宜制定出土地流转、村企共建的发展之路,决定以唐山尚禾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农业生产项目为基础,采用公司+农户农业合作社村企共建的运营模式,村民在自愿的前提下,通过转包、出租转让入股等多种形式,扩大企业规模,同时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农民到尚禾源公司上班,成为有固定收入的工人,收入来源有三金土地的租金、股金和上班的薪金实现农户、集体企业三方共赢。
经过十多年的精心打造,如今的何家峪道路硬化了,村庄亮化了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农民富裕呈现出新农村、新气象新风貌新生活以前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靠天吃饭村貌破旧的景象再也看不见了。与此同时尚禾源公司将农业资源与功能型农产品精深加工、禅修文化、生态观光旅游休闲有机融合,兼具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参与性成为多位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企业。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依托科技农业、万亩板栗花海、古大洋遗址等良好的生态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吸引了来自国各地的企业商家前来投资建设,将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何家峪打造成具有冀东民俗风情特色的文旅小镇。特色小镇的建设中,积极融入低碳智能系统,采取三产融合模式,开发乡村扶贫价值,发挥文化传承功能,力图打造出世界级中式乡村小镇沉浸式度假首选目的地。

微信图片_20231205214524.jpg

[上一篇: 河北首届食用菌出口产销会6月23日在平泉举办 ]    [下一篇: 返回列表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