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教学探索

来源: 未知   发布时间:2015-11-24

浏览次数: 1221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凤岗镇中心小学   刘海平  
    内容摘要: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长期重复而又机械的训练,致使学生谈虎色变,大部分学生对计算产生了厌烦心理,造成了准确率低,计算速度慢,方法单一等不良后果。计算是学好数学的基础,计算能力是每个学生必备的数学技能,怎样才能让学生计算准确、迅速而又方法得当,是每位教师必须探索的教学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能力  计算习惯
一、了解现状,对症下药
    从80年代的机械训练,到21世纪的提倡巧算,小学计算经历了数次改革,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也在变化。为了了解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我在班上进行了一次调查,情况如下:
题型 口算 笔算 应用题 备注:总人数74人,二年级人教版教材
正确人数 52 56 48
准确率 70.27% 75.68% 64.86%
    为了进一步了解问题存在的原因,我又进行了一个问卷调查。我以低年级20位数学为调查对象,发现了以下现象:
1、多数学生对计算题并不是很感兴趣
2、20位教师有17人对本班学生的计算水平还不满意。
3、13位教师认为只有重复机械训练才能提高准确率。9人只讲法则不讲算理,照本宣科。
4、多数学生在计算时存在不认真审题,看错符号,没有验算等不良习惯。
5、多数学生不会估算,算法单一。
    从上述调查不难发现,这些师生在计算上存在的问题可以总结为习惯和方法问题。这两个问题直接导致学生对计算不感兴趣,计算率低,造成数学成绩一直上不去。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习惯好了,终身受益;方法对了,事半功倍。当然,仅仅靠这个调查还不能完全反映问题,孩子在计算上出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还需要继续研究和探索。
二、讲好新授,明白算理和算法
    要打造高效课堂,就必须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学生的学习成绩跟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明否讲得通透,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是否考虑学生的感受,都将决定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先认真备课,预设好教学活动,把算理通俗易懂的灌输给学生。然后,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用合适的算法,高年级的学生还要力求打破单一的算法,开拓计算思路,从而做到熟能生巧。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算理,可以动手操作,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来理解。例如讲授退位减时,传统的讲授法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十位退一,个位当十”。一位青年教师是这样处理的:他在讲授51-36时,先让学生准备51根小棒,十根扎成一捆,然后用小棒去帮助自己理解51-36的退位算理。同学们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他们边摆边说,1不够减6,只有拆开一捆,一捆有10根,加上之前的1根,一共有11根,再去减6,剩下5根。十位还剩4捆,减去3捆还剩1捆,最终剩下15根,所以差是15。教师只需要补充说明列竖式的注意事项,最后,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退位,学生就能一目了然了。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的优势,找到学生的闪光,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尽量少些包办代替,真正让学生从传统的知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这样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学生观。
三、加强估算,学会巧算
    口算是估算、笔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而估算是快速得知大概结果的最佳方式,是数学计算中重要的检验手段。小学数学计算中学生经常会闹出“越加越少,越减越多”的笑话,如果学生掌握了估算的方法,计算前大概知道结果的范围,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比如在计算24乘以39时,计算前让学生估算一下,把24分别看成20和25,把39看成40,结果在800和1000之间,万一不小心算错了,也容易发现,从而降低了错误率。
    口算只是大概的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在小数乘除法中就没那么好用了。因此,我们还必须学会巧算,也就是通常说的简便计算。巧算可以缩小计算量,节省计算时间,提高准确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热爱计算的兴趣,提高数字分配和转化能力。我们常说的简便运算中,会用到一些巧算方法,比如凑十法、分配法、拆解法、交换法等等,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慢慢渗透,让他们真正体会到巧算的好处,改变对计算的态度。
四、重视验算,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俗话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孔子又说“过儿不改,是谓过也”。教学经验告诉我们,现在的小学生很少有验算的习惯,甚至出了错误他们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在教学当中,教师应该潜移默化,逐渐教授学生验算的方法,体会验算的好处。在小学数学中,从五年级开始教材才会正面介绍验算,个人觉得稍微迟了一点。验算的方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来定,小学三年级可以浅显一些,不必过于正式,但这种思想和习惯应该提前播种,四年级时慢慢规范,五年级时才能生根发芽。
    要学好计算,得先从习惯抓起,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教师要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独立思考,静心计算,细心验算,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解题时,要认真审题,耐心分析,做到思路分明,有理有据。
    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好习惯必须从小抓起,教师也要审时度势,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从学生的兴趣着手,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展一些适合学生的比赛活动来调动积极性,逐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把计算当作一种乐趣来教学,这种现状很快就会得到缓解。
[上一篇: 让写作的天空旖旎多姿——新课改写作浅探 ]    [下一篇: 实习教学就业一体化 推进职院可持续发展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