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邻利”养老,破除“邻避”局面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6-18

浏览次数: 669

以“邻利”养老破除“邻避”局面

近日,省民政厅出台《江苏省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2-2024)》,力求让更多老年人享有“身边、家边、周边”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一揽子政策,让江苏省的“原居享老”建设得到提速

江苏省对社区养老网络进行了细化布局,要求每个街道建设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每个社区配建养老服务站,规定了设施的建成时间、最小面积、承担功能等。

当前,闲置的物业用房、公共设施,本是发展嵌入式养老的绝佳场地,但得不到居民的理解支持,无法转化为养老资源。

破解养老设施的“邻避”效应,扭转政策热、市场冷、企业难的局面,是发展居家社区养老必须解决的课题,但观念的转变非一日之功,再加上有些遭遇入驻阻碍的养老机构,的确存在规模大、挤占资源多等问题,与小区居民的利益不一致。让养老设施跳出“邻避”局面,关键在于让周边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展现出“邻利”养老的魅力。

“邻利”养老,就是最小化影响、最大化服务。

南京市秦淮区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早在2019年,区里就将郑和公园的一处老图书馆免费提供给养老机构,建成了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今天,这里的中央厨房每天能为周边50多处助餐点提供配送服务,老年大学也“一课难求”。附近居民表示,养老服务让自家的老小区变成了“养老小区”,其他小区居民羡慕。

只要坚持系统化思维综合布局,妥善处理好“大和小”的关系,嵌入式养老设施也可以很受欢迎。

社区层面的养老设施应尽量避免侵占居民的生活空间,重点进行助餐配送点、志愿者服务站、助浴室、老年活动室等末端服务设施的建设。

盘活闲置资源的任务应放在街道层面,重点针对已有公共设施进行改造,建成功能全面、辐射范围大的“养老综合体”,形成以点带面的格局。

“邻利”养老,要明确周边居民对养老设施的优先利益

社区养老与集中养老机构各有利弊,考虑到省情,我们选择重点发展居家社区养老,但与此同时,也要不断创新居家养老服务,将集中养老的优势转化为服务效能。

,居家老人对一些医疗器械可能有短期的、不固定的需求,这在集中养老机构可以通过共享解决,但居家只能自购增负担。政府可牵头引入、培育医疗器械租赁企业,在社区养老设施中提供租赁点,切实为老人减负。

,社区也可规划空地给助浴车使用,按需预约助浴车上门服务。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说到底是“最后一米”,把服务和关怀送到老人的心坎上去。养老需求将为“幸福事业”提供旺盛的的沃土。

  

(编辑:敦英峰 电话:010—65420087 微信:jingbo1030 邮箱:chizizzs@163.com)

 


[上一篇: 新疆兵团医院重症医学科成为CCUSG首批成员单位 ]    [下一篇: 北京28条适老措施出成效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