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回族聚居区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来源: 未知   发布时间:2015-08-19

浏览次数: 1205
                                              中共平凉市委党校  白嘉菀
    摘要:平凉回族历史悠久,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经济支柱性产业”的今天,作为经济积累欠佳的平凉回族聚居区,需明确其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及劣势,并通过优化区域布局,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健全产业体制以及考核体系、发掘多元的人才为途径,从而实现经济文化的双重发展。
    关键字:回族聚居区,文化产业
基金项目:甘肃社会主义学院2015年01号课题“试析伊斯兰教在回族聚居区的文化传承作用”阶段性成果。
 
    平凉是甘肃省东部最大的回族分布地区,回族人口仅次于临夏回族自治州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现有回族人口约16万人,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崆峒区及周边9个回族乡,近14万多人,其余分布在华亭(有2个回族乡,约2万余人)、庄浪、泾川、静宁、崇信、灵台等县。平凉作为非回族自治地方,回族人口分布如此密集,这在我国回族散杂居地区是比较少见的,故而平凉回族聚集区的经济发展对于平凉市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缺少的推进作用。
一、平凉回族聚居区文化产业现状
    自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以来,平凉市提出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2.2%、2020年占到GDP的5%的目标。近年来,平凉市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统揽,以打造中华崆峒养生地为主导,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力推介抓招商,加大投入抓项目,培育企业抓市场,推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14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6.61亿元,增加值占GDP的1.5%,增速达到31.5 %。
    平凉市回族聚居最为密集的区域为平凉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市政府所在地崆峒区,目前全区有7个回族乡,回族人口13.96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7.2%。故而回族聚居区的经济推进与文化产业直接影响到全区乃至全市的发展。
    2014年上半年崆峒区文化单位机构累计达到184个,先后培育了崆峒旅游文化产业园、平凉何霞民俗文化等5家骨干文化企业和平凉原生态文化体验区战略性文化企业1家,并开发了何文华崆峒中草药养生艺瓷盆景等系列5种新产品。2014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2.13亿元,增加值占GDP的2.8%,增速达到25.61%。近日文化部产业司公布的2015年度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名单中,在全国总计66个项目中,崆峒旅游产品研发项目榜上有名,崆峒旅游产品深入挖掘崆峒民俗、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艺术内涵,属于能够全面反映崆峒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
    不难发现,现有的这些文化产业,绝大多数依托崆峒山旅游资源,以传统民俗产品为主打,虽然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但对于回族居住者绝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的聚居区而言,缺少显著的伊斯兰特色。现有的回族聚居区文化产业,大多数集中在饮食业方面,虽已打造出伊通亮、"童家"餐饮等甘肃省著名商标品牌,但对于积淀深厚的平凉回族文化而言,饮食业的发展仅仅是一个方面,回族聚居区的文化产业发展不能仅仅局限在现有品牌的扩展上,应该多角度、多元化的进行发展。
二、平凉回族聚居区文化产业发展优势与劣势
1.发展优势
(1)平凉回族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平凉回族聚居区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公元651年唐朝与阿拉伯的建交标志着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但在这之前,史书便有“唐太宗贞观初年(627年)有大食王‘通好贡珠’的记载”。平凉最早的回族先民就是唐朝时期,途经丝绸之路来华进行贸易的波斯、大食等穆斯林商客和由西域诸国来唐朝的贡使。之后的漫长的几个世纪,穆斯林商人频繁往来于丝绸之路,在商贸、政治往来的同时也将伊斯兰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沿途。
    元朝时期,平凉作为西域进入中原的要塞之地,派驻了不少“屯聚牧养”之回回军士,使得当时回回人口数量大增;明朝时期平凉回族人数有增无减,其人员构成呈现阶层多元的特点——从之前的商人、兵士等平民阶层发展为仕官、武将等统治阶层。至明末清初,甘肃平凉、宁夏固原等处已是“汉回杂处”。清乾隆四十六年,署理陕西巡抚毕沉在奏折中称:“宁夏至平凉千余里,尽系回庄。”
    清同治年间,规模空前的回民起义也使得平凉这块土地上洒下了不少回族的鲜血。左宗棠在镇压了西北回民起义后,大规模迁徙的高压政策彻底改变了回民原有的居住格局,迁回民于“人迹断绝”、“荒绝无主”之地方安置,从而“分割其势”,“涣其群,孤其势”。清末至民国时期,随着伊斯兰教在平凉达到鼎盛时期,平凉回族人口及清真寺数量大增。
    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初期,蔡登霄、吴鸿宾、虎嵩山等回族精英在陕甘边区民族革命斗争、抗日战争、民族革命运动中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英雄事迹。
    纵观平凉回族千年历史,既有繁花似锦的太平盛世,又有金戈铁马的动荡岁月,既有文化交流碰撞的火花,又有血泪凝聚的苦难,这些历史长河中激荡起来的浪花,随便采撷一朵便将平凉回族丰富的历史文化窥见一斑。
(2)平凉回族“善经商”的优秀传统
    与中国传统文化崇尚“重农轻商”相反,绝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秉承伊斯兰教义中的经济思想,平凉回族在经商过程中以崇商重商的务实精神、诚实守信的民族精神、艰苦奋斗的冒险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以及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在商界赢得了口碑的同时也为自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由于平凉特殊的地理位置,自古被称为“陇上旱码头”,回族民众在这块土地上如鱼得水。平凉历史上就有“回族三大行,饭馆、皮革和牛羊”的描述。民国初年平凉回族商号“文茂祥”,几乎垄断陇东服装、毛呢、绸缎、首饰生意。
    随着时代的发展,平凉回族经济到目前为止呈现以出个体经营为主的传统小商贸经济、以皮毛贸易为主的畜牧业以及家族式的乡镇企业这三大特点。
(3)平凉回族包容和谐的民俗风情
    平凉回族在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已有千年历史,这千年之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伊斯兰文化与回族文化相互包容,相互影响,维系了平凉回族文化脉络的绵延不绝。平凉回族的民俗文化也受此影响,衣着、饮食、节庆等民俗活动无不体现这一特点。如平凉回族婚房门口贴的“杜瓦”源于中华传统对联文化;特色饮食馓子、锅盔体现着浓郁的陕甘风情;语言的使用上,平凉回族的语言夹杂着部分陕西方言;伊斯兰教的尔德节、古尔邦节是平凉回族最重视的节日。
2.发展劣势
(1)平凉回族聚居区经济基础相对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平凉回族聚居区绝大部分集中在崆峒区及周边9个回族乡,地理位置处于交通不甚发达的偏远山区,受传统的经济、自然条件制约,绝大多数回族自治乡经济支柱依靠第一产业支持,个别乡镇如峡门回族自治乡因其自然资源的优势(已探明储量上亿吨的石灰石资源)而发展有第二产业,其他乡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都不容乐观。
(2)现有的文化产业体制有待完善
    由于平凉回族聚居区经济积累不足、产业结构不均衡等原因,现有的文化产业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资金投入不足且科技含量不高,导致产业集中度偏低,产业配套体系不完善,规模较小,结构欠优,经营理念不明确,现有的文化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产业品味有待提升等现象,影响了产业整体发展;
(3)人才培养、发掘机制滞后
    专业人才问题的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平凉回族聚居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甚至可以说是平凉、甘肃甚至整个西部欠发达省份发展文化产业的瓶颈。目前,人才的缺乏不仅体现在缺乏具有开拓精神的创新人才上,同时体现在具有前瞻意识的经营人才方面;不仅需要有一定文化素养的高品位人才,同时也需要能够适应信息爆炸的技术人才。
三、平凉回族聚居区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1.优化区域布局,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目前崆峒区回族大多集中在西阳、大秦、白庙、寨河、大寨、上杨和峡门七个回族乡。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找准落脚点,根据不同地区特点优化区域布局,发展特色产业。
(1)“牛产业”集群
    2015年7月,“平凉红牛”被评为首届消费者喜爱的100件甘肃商标品牌,在这之前,平凉回族聚居区的肉牛养殖、皮毛加工已具有近百年的历史。尤其皮毛加工产业,民国时期便远销海内外。可以改变现有的以粗放型主的皮毛加工产业,向精细化、定制化转型,养殖业可以通过园区标准化饲养,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发展园区观光。
(2)观光文化产业
    目前平凉回族大多集中在南北塬区,距离城市较近。可以依托现有的农村田园风光创办农家乐。虽然现在已有珍翔生态文化园、百鸟山庄等集采摘、烧烤、娱乐于一体的回族农家乐,但基本都处于小打小闹的散户模式。需要着力培育骨干企业,以其带动发展区域式的产业链经营,使得监管、经营、消费能够一条龙发展。不仅如此,还可以利用辖区内原生态的自然资源开办旅游景点,如峡门乡的老林沟景区,已成为人们休闲郊游的理想去处。
(3)特色饮食产业
    具有回族特色的饮食一直以来深受平凉群众喜爱,央视经济频道也曾就我市回族特色饮食——春华楼的羊肉泡馍、百兴园的糊羊肉以及同乐园老童家的罐罐肉进行过报道。平凉南北塬回族乡的蒸鸡、蒸羊让很多人慕名前往。酿皮、柿子饼、豌豆黄、八大碗这样具有回族特色的饮食只有在回族密集的区域有售卖。回族乡可以大力发展饮食产业,走出世袭的家族化模式,产业化的进行包装销售。
(4)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产业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平凉回族历史变迁源远流长,形式多样的文化创作可以再现逝去的历史。还可以通过园区的形式规模经营,其产业链包括民俗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和物流运输,也通过互动、体验式经营模式表现平凉回族若干年来的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节庆、日常婚丧嫁娶环节中富有民族风情的风俗习惯。
2.健全产业体制以及考核体系
    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单单靠个人或者个别企事业单位,需要依靠政府、行政部门、企业合力来完成,政策的支持、媒体的宣传以及重大工程的推动缺一不可。回族聚居区内实施区域性、差异化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同时健全考核体系,用制度说话,既能避免出现少数人拍板的情况,又能保证制度长远的实施。
3.多元人才的发掘
    回族聚居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点在于人才的培养引进,特别是具备回族文化修养的创意人才的培养。文化是精神性的东西,尤其是承载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文化,如何把抽象的东西转化成既有深刻内涵又具备经济价值的产业,这便需要文化创意人才的回春妙笔。人才队伍的建设不是朝夕之间可以实现的,而文化产业又具有从民间来且又反哺群众的特殊性,人才的发掘更要体现其多元化,不仅需要引进高精尖人才,更需要的是从田间地头寻找人才,阳春白雪固然不错,但下里巴人更让普通群众喜闻乐见,设置特殊途径允许有特殊才能的文艺人才加入其中并参与收益分配。
 
参考文献:
[1]马明良.伊斯兰文化新论[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
[2]李忱.平凉回族历史及伊斯兰教[J]回族研究,2000.03
[3]唐荣尧.平凉与伊斯兰教的不解之缘[N]中国民族报2013.10.1
[4]沙炳彤.平凉回族经济发展[J]东方企业文化,2012.11
[5]朱琳.基于伊斯兰文化的回商创业精神研究[J]回族研究,2013.02
[6]张军利.伊斯兰教与平凉社会[M]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
[7]李敏娜.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上一篇: 宝云街道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    [下一篇: 同甘共苦 风雨同舟——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关系之我见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