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青少年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 ——以福建宁德、龙岩三个畲族乡为例

来源: 未知   发布时间:2014-11-05

浏览次数: 1100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谢芳利
 
[摘  要]对福建宁德、龙岩三个畲族乡的实地调查发现,畲族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在不同方面表现出不同特点。畲族服饰被简化在博物馆中展出或演变为表演用服装;部分畲族传统饮食习惯一直留存在人们的生活当中;畲歌、畲拳、畲族银器手工艺濒于失传。其产生原因复杂,具体有行政区划因素等。应整合资源,着力实现畲族传统文化自觉,改进畲族教育中文化传承的宏观和微观环境。
[关键词]畲族;青少年教育;民族文化传承
 
       为系统地了解多元化、信息化、城镇化背景下畲族青少年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笔者及其研究团队于2014年7月深入到宁德市福鼎市民族中学、福鼎市佳阳畲族乡及双华村;福安市穆阳镇、穆云畲族乡溪塔村;龙岩上杭庐丰畲族乡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研究。调查工作主要采取现场考察、访谈等方法。团队共计考察畲族馆、畲族宗祠、民居等10余处;开展五人以上的团体焦点访谈2次;个别访谈30人次以上;深入到三个畲族乡及其所辖的三个畲族自然村、四所畲族中小学;与两户畲族家庭同吃同住生活数天;收集了很多关于畲族文化的一手资料。根据此次调查所得,本文拟对上述地区畲族青少年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影响因素、工作建议做粗浅的分析。
       1. 畲族服饰
       畲族服饰不适应现代需求,现在大部分畲民只在节日和特定的婚庆等日子里才穿民族服装,今天我们能在生活中欣赏到、请人制作的都是经简化、带表演性质的畲族服装。畲族服饰已被简化在博物馆中展出,或演变为表演用服装。我们访谈的畲族家庭,除了一名福鼎畲族文化促进会的会员已经给所有家人订制了畲族传统服饰,其他人都没有希望获得和保存畲族传统服饰的意识,认为有没有传统服饰不重要。
        2. 畲族传统饮食
        宁德、龙岩的畲族民众每逢佳节都会有特定的食品来庆祝节日,如“三月三”做乌米饭,四月初八包枕头粽,九月重阳打糍粑等。
在福安的一户畲族家庭中,男主人虽然不会讲畬语、对畲歌,但却很自然地从自家冰箱拿出了自制的枕头粽。在庐丰的畲乡农家餐桌上,糍粑被孩子们爱不释手。福鼎民族中学的畲乡孩子们也十分喜欢乌米饭,熟悉自家乌米饭的做法。
畲族传统的饮食文化一直留存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活在人们的舌尖上。
        3. 畲歌
        过去,畲歌是畲族人每个家族成员的必备本领。而现在,即便是在80%的人口均为畲族的村落,畲歌传人也会感慨平日里没有氛围,“拉歌”拉不起来。虽然畲歌在各级民族中小学里也会教,但畲歌没有实用价值,大多数年轻人迁入城镇忙于适应现代都市生活,已不会唱畲歌,健在的能编能唱的畲歌歌者十分稀有。另一方面,畲歌在少数人中也会通过录制专辑、微信对唱等形式传播。畲歌传承受到信息化快捷便利的有利影响。
       4. 畲拳
        畲拳几乎完全走出人们的生活,很少有人会了解相关的信息。福安康厝畲族乡金斗洋村畲家拳很有特色,在全国性的武术比赛中曾多次获奖,在附近的十里八乡也很有影响力。但据福安溪塔的村民反应,如今康厝金斗洋村精通者大多为上了年纪的老人,年轻人专注练习畲族武术的寥寥可数。
       5. 畬族银器
        以前畲族姑娘出嫁都会有银饰作为陪嫁。在福鼎,一位十里八乡都依赖其打制银器的手工艺人几年前过世,其后人也没有再从事此项工作。银器匠人的这一悲哀,折射出“畬族银器手工艺或濒于失传”的现状。
     造成畲族青少年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断层、失传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全球化大趋势、历史行政区划等是重要的宏观因素。微观方面则体现在:民族文化的传承机制脆弱,民众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意识薄弱。
       文化传承只有通过文化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得以实现。一方面,要将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家校合作,互为支持、互相影响;另一方面,应通过社会教育,扩大宣传,加强交流,打造“畲族文化”品牌,营造畲族文化氛围。多种方式实现畲族文化自觉,促进畲族青少年教育中的民族文化传承。
      (注:本文为2014年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实践创新项目立项课题的成果之一。)
[上一篇: 马克思“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含义浅析 ]    [下一篇: 新闻报道中“平衡”原则的把握与实施 ]

相关链接